第四百四十九章(第2/3页)

他的话音落下,自然又引了不少人的附和。而这有理有据的建议,还真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皇帝见一向与靖安王交好的花家都如何表态,眉目不由稍蹙,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花相,意味不明的嗯了一声。良久之后,皇帝才看向唐乔正说道:“此时涉及到皇族,且是在宫中发生的,当将案件移交内廷处理。”

退朝之后,许楚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在盘龙柱后徘徊良久,直到花相自朝堂踱步而出,她才上前拱手行礼。

“相爷。”

花相看了一眼许楚,对一旁的同僚客套几句而后与她往一旁行去,待到周围官员渐渐少了,他才抬头看了一眼许楚。

“许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说。”

许楚抿唇,心里也清楚,现在的她是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毕竟,就算三法司有唐乔正等人附和她,可也仅限于这几人罢了。而朝中大员,就连一直十分推崇萧清朗的花相,都字字句句欲要将萧清朗打入深渊,这对萧清朗来说太过不利。

想到这里,她甚至不再犹豫,径直说道:“不知相爷如何看待王爷与三皇子一案?”

花相睇了她一眼,浑浊的眸中闪过一道暗光,不过言语上依旧是滴水不漏,“自然是以证据说话,本相虽然相信王爷,可也不会拿大周律法开玩笑。”

顿了顿,他又说道:“许大人,有时候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所查的又岂能全然相信?本相的夫人年轻时总爱听话本子,也时常说些有趣的给本相听,就像是隋朝帝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话本,当时她还颇为感慨。可本相却知道,史书之上曾有记载,隋帝在年长之后曾数次宠幸宫婢,甚至将宫婢之子交由中宫抚养,最后使得其皇后郁郁而终。后来朝代更迭,各种版本的传说流传开来,就连史书之上对隋帝夫妻二人的之间的事情也有诸多争执,就更别说是传闻了。”

许楚听着他意有所指的话,心里十分恍惚,算不上混沌的脑子也越发清亮起来。她拱手说道:“花相所言极是,只是若要为了安稳而牺牲对天下立下过功勋的人,下官以为实在不妥。”

花相看了她良久,见她神情坚定,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而生了动摇,不禁轻笑道:“这性子倒是执拗。罢了,若你真想要真相,本相倒是能提点你一下。承宗皇帝曾在长丽宫西南角建过一处画阁,在恭顺皇后搬入凤栖宫后,那画阁之下的水池干涸,被喻为不祥之地,所以承宗皇帝就下令将那处画阁封了。后来先帝,直到当今,都未曾再开启那里。你若能去瞧一瞧,许还能发现些意外的线索。”

许楚见他说的语焉不详,心知作为老油条的花相是不想掺和到这场阴谋之中来。所谓明哲保身,她的确能理解,毕竟身在高位,所代表的从来都不只是自己一人。

于是,许楚见他提点自己到这一步,心里也当真生了感激。她拱手道谢,而后目送花相离开。

离开朝堂之后,她径直去了长丽宫。因为之前,她与萧清朗追查密道一事的时候,曾得过皇帝的准许,所以长丽宫附近的守卫跟暗卫也不曾为难与她。

虽然她没有长丽宫的图纸,可是按着花相所说的西南角,她还当真发现了一处荒芜之地。这里枯草遍地,而且并不见任何拱门与入口,但却能看到强后有几棵直入云天枝杈疏斜的枯树,枯树之后隐隐可见一桩二层楼阁。

她脑壳抽痛,可想到花相话里有话的暗示,最终还是咬牙攀爬上了那堵墙。也得亏穿越来之后,她一直生活在乡下,也曾多番去山里帮着一些猎户收尸,甚至是爬树躲藏猛兽。否则此时面对一堵一人多高的墙的时候,她真可能会无可奈何。

在爬上墙头之后,纵然她脑子有些晕眩,可是却也不敢多发出半点响动,唯恐将看守着暗道那边的侍卫跟暗卫吸引过来。

待到坐到墙头,她深吸一口气,直接闭着眼蹲身跳下去。在落地的瞬间,她赶忙向前踉跄几步卸掉些许力道,可纵然如此,那脚跟处依旧疼的难受。

很难想象皇宫之中会有如此凄凉之处,就连水池之中也满是枯草,而地上腐败的枯叶跟树枝,处处可见,甚至还散发着些许恶臭。

若是平常时候,许楚必定还会感叹一番,如此场景不难想象得出当初它兴盛之时的模样。想来承宗皇帝也曾凭栏而坐,看着碧波涟涟的池塘,望着层层跌宕的青莲赏画。

那时候,这里想必也是花团锦簇,云蒸霞蔚,珠围翠绕美不胜收。而时过境迁,如今此处美景不在,唯有干涸的池塘还彰显着曾经的几分雅致模样。

许楚费力的将杂草拨开往楼阁走去,只不过是数百米的距离,却让她足足用了一刻钟。而就只是一刻钟,也已经让她狼狈不堪,鞋底满是泥泞,身上的官服也早已脏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