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第2/4页)

“给王爷送醒酒汤的人,找到了吗?”许楚抬头看向一直在殿内的唐乔正问道。

唐乔正摇了摇头,“本官已经问过御膳房跟兰芝殿总管了,给王爷送醒酒汤的,与冲撞了王爷致使王爷离席的宫婢是同一人,也就是那名唤作夏竹的宫婢。只是,到现在,还未发现她的踪迹。”

“据兰芝殿总管说,在兰芝殿设宴之时,每一桌都会有专门的宫婢伺候。而夏竹,恰是为王爷上酒传菜之人。”

也就是说,夏竹是送醒酒汤跟冲撞了萧清朗的同一人,不是刻意安排的,而是原本的规矩就是这样的。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为何会是夏竹?

就算阴谋论一把,若夏竹是为了当年被三皇子强虐的侍寝宫女的好姐妹,她的目的是为了寻三皇子报仇。可萧清朗,也算得上是为那宫女伸冤的人了吧,怎么说也该是恩人而非仇人,那她为何要对萧清朗下手呢?

许楚抿唇,静静的看着手中被人替换过的白瓷碗,沉默片刻后说道:“让人去御器厂查一查,最近往宫里送的白瓷小碗有多少。而后,再寻光禄寺肴藏管事问话,务必要弄清楚,两个月以内由御器厂送入宫的白瓷碗,分别都被送到了哪一宫哪一殿,若有损坏则是在何处损坏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御器厂,顾名思义,是专门根据宫廷需要而生产瓷器的地方。自此处所出的瓷器,皆为上上品,尤其是白瓷更是比寻常官窑所出的洁净百倍,以至于世人常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有御窑一片白”的说法。

也正是如此,宫中宴席所用,除去早有规制的能区别地位跟身份的器型、纹饰之外,多会用白瓷做酒杯茶盏,又或是汤碗。

而纵然是有区别的瓷器,例如皇帝所用的五爪金龙碗碟,亲王则所用的四爪行龙碗碟,又或者是专供亲王等皇室成员使用的王府瓷,也都是以极品白瓷为底制造的。若真论起高贵典雅与矜贵高洁,以及世间文人雅士的追捧来,青花瓷跟彩瓷不如白瓷良多。

更何况,凡是送入宫中的白瓷,绝非凡品。自然也有定数,不可能是有人随手就能替换出一个如此贵重的白瓷碗来。

而查一查被送入宫中的白瓷去向,确定何人有可能得到两个极品白瓷,那她就能顺藤摸瓜寻到局后之人。

唐乔正见许楚不断摩挲着手中的白瓷碗,且神情晦暗不明,心里虽然有所疑虑,可到底也没在此时打断她的思路。

他心里清楚的很,如今三皇子被杀,王爷深陷困境,皇上态度不明,人心惶惶之时,若要他全权查案,必然会束手束脚。毕竟,他不是萧清朗,也不是许楚,没有那么大的魄力能做到不畏强权不惧生死。

可是许楚不同,一则她本就是靖安王府准王妃。二来,她能入三法司,本就是皇上钦点的,只此一点就算她只是从五品小官,也足以胜过许多人。再者,她与明珠郡主也好,与花家嫡子也罢,关系匪浅,无论她遇上什么难事,总归能找到为她撑腰之人。

几项加持下来,他也就门清了,自个想要坐稳大理寺卿的位子,还得需要许楚帮自己查案。

想到这里,唐乔正就赶忙吩咐了下去。至于在追查的过程中会不会动静太大惊动了贵人,那就不在他考量的范围之内了。毕竟,与王爷跟三皇子的性命相比,被斥责几句算得上什么?

就在唐乔正吩咐人去查白瓷的工夫,许楚又寻了在门外候着的太医入内查看萧清朗桌上的饭菜跟酒水。几息之后,两名太医就摇头表示,那些饭菜酒水中,并没有能让人失去理智的药物。

得了确切的结论,许楚也就不在耽搁了。她又吩咐了禁卫军几句,让他们务必要看守好兰芝殿,切莫让人随意出入。而后,与唐乔正一同往内廷而去。

如今,严如名与严柳氏分别被关押在两间审讯室,加上内廷多是由太监执掌,所以常会用攻心的刑罚以做惩戒。

楼安并没有让人给他们上刑,而是只管将人关押在审讯室内,而后门外派人在门外时不时的弄出些许铁镣跟整理刑具的响动声。至于严如名跟严柳氏,只管单独关押,任由二人喊冤或是要交代什么,都不曾有人上前应答一声。

许楚看了一眼紧紧关闭的铁门,还有被内廷之人拖拽而发出诡异阴森声响的镣铐,心道三法司果然是人才辈出啊。前世的时候,她也曾听闻过古代曾有许多不同于刑讯逼供的刑罚,比如直接将疑犯关押在暗无天日的房间内,让她听不到声响看不到光线,每日只能以少许维持生命的水与食物勉强苟活,不过两日那人必然会精神崩溃,要么疯症,要么将一切都和盘托出。

当时,她还觉得,这般手段着实恶劣。完全是罔顾人命,蔑视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