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离心 姮姮,你能不能……爱我……(第2/3页)

荣安帝才十四岁,尚未亲政。

根据淳化帝的遗诏,梁潇和王瑾同为辅政大臣,但梁潇所执掌的中书省比王瑾的枢密院级别高,按照法度,朝廷但有政令,皆由中书省核议发布。换言之,枢密院的调军诏令断不该绕开梁潇这个中书省长官。

梁潇入宫拜见崔太后,倒也未大动干戈,只是派人截下诏令,着令中书省另外草拟调军诏书。

不消一个时辰,王瑾就来了燕禧殿见崔太后。

他出身琅琊王氏,乃淳化帝的亲舅舅,当年帮着淳化帝对付梁辰羡和姜国公,可谓劳苦功高,风头盛极一时。

只是这些年,梁潇外有军功赫赫,内有崔太后爱护扶持,后来者居上,处处都要压王氏一头。

王瑾自然视梁潇为眼中钉。

他隔帐向崔太后鞠过礼,三言两语切入正题:“照理,调遣陇右道驻军的诏令该由靖穆王过目,只是此事特殊,靖穆王怕是得回避。”

梁潇瞥了他一眼,他噙上几分诡异冷谲的笑:“靖穆王的岳父和内兄暂居成州,听说与当地作乱的流民来往密切,甚至还帮助他们的家眷躲避官府锁拿,此事有些说不得,靖穆王还是避嫌得好。”

“王院使消息真是灵通。”梁潇道:“不若你再下一道诏令,免去本王的中书令。”

“殿下言重,那倒不至于,殿下只需秉公……”

梁潇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既然不至于,还请王院使遵守朝廷法度,凡有诏令,先送来让本王过目。”

王瑾叫他一噎,登时脸涨红。他长梁潇二十多岁,历来爱在梁潇面前摆前辈的谱,奈何梁潇这些年恣肆独断,向来不把他放在眼里,如此令其难堪已不是一两回。

王瑾看了眼綦文丹罗帐,上面映出崔太后端庄的倩影,她自始至终沉默,似乎并没有为老臣主持公道挽回尊严的意思。

也罢,王瑾心里清楚,这一对狗男女自淳化帝在世时便眉来眼去,而今他们一个掌内廷,一个执军权,更加肆无忌惮,有甚理可讲?

他潦草朝崔太后揖礼,拂袖而去。

大殿重归于寂,缄默片刻,崔太后蓦得挑帘而出,望着王瑾离去的方向,嗤笑:“酒囊饭袋。”

梁潇面无表情道:“当年王氏何等显赫,握着一手好牌愣是打出江河日下的局面,王瑾也算当得起‘酒囊饭袋’这四个字了。”

崔太后含笑看向梁潇,眉梢眼角藏蕴着款款温柔,道:“当年王氏势盛,对你处处打压,也是让你受委屈了……”她说着,抬手摸向梁潇的脸,梁潇反应迅速,快步后退,崔太后的手扑了空,悬在半中。

她云鬓高挽,以珍珠钗绾发,着灯笼锦穿枝牡丹大红裙,眼尾贴着梅花钿,将本就艳丽的容颜点缀得妖冶魅惑。

照理,她寡居深宫,是不该打扮得如此娇媚的。只是这一身衣裙簇新平整,倒像专为梁潇而装扮。

她见梁潇冷淡,也不恼,只将手收回,淡淡道:“你的王妃可好吗?”

听她问及姜姮,梁潇不由得禀神,谨慎道:“一切如常,内宅妇人,不值得太后挂怀。”

崔太后笑了笑:“如常?如常生不出孩子么?”

梁潇眉宇微皱,面露不虞:“此乃臣的家事。”

“这怎么能是家事呢?”崔太后道:“琅琊王氏子嗣兴旺,那王瑾蓄养了十几房小妾,给他生了二十几个儿子,而你靖穆王正值壮年,却膝下空空。眼看靖穆王府后继无人,让朝中那些尚观望局面的人如何安心归顺你?”

崔太后出身清河崔氏,乃名门贵女,自小通晓经史,能言善辩,淳化帝在世时她便有女诸葛之称,说出来的话往往条理清晰,极具说服力。

饶是梁潇,也一时无法反驳,过了良久,才道:“臣妻还年轻,未必不能为臣诞育子嗣。”

崔太后凝睇他,眸色幽深,勾唇道:“改日你将她带来,我要见一见。”

梁潇心中烦躁,敷衍地应下,躬身请辞。

回王府的途中,路过琉璃瓦子的夜市,里头有老妪在叫卖炙烤猪肉,一块块肥瘦相间,烤得焦黄冒油,现从油锅里夹起,放在荷叶上,以细绳仔细捆好,便是一顿好宵夜。

梁潇骑着黑鬃高骏,牵紧缰绳停在了摊子跟前。

记忆中,姜姮很喜欢吃炙烤猪肉,她十几岁时,根本不像一般的高门贵女,要端着架子守着规矩,筷子夹的都是清淡菜品,步子迈的是细碎猫步。

相反,她极活泼恣意,喜欢吃肉,喜欢三步并作一步跑到辰羡身后,捂住他的眼怪声怪气地让他猜是谁。

有几回遇上他和辰羡走在一起,还会朝他眨眼,示意他不要提醒辰羡。

当时梁潇就在想,傻不傻啊,除了她,这座暮气沉沉的王府里还有谁会这么说话,难为辰羡每回还要故作迟钝地猜错几个人,才笑着说“是姮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