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素手玉房前(第3/3页)

慢慢地喝了半口,庾约思忖着说道:“高家那边,是不成的。你的终身不在这里。那些人也不配打你的主意。”

星河没想到他下一刻突然提起这个,脸上飞红:“庾叔叔,你怎么……”

“还有,”庾约不等她说完,却又转头:“叔叔告诉你一句话,你要听在心里。”

星河又好奇,又有点莫名紧张:“是什么话?”

“一些来历不明的人,最好别去碰,”有意无意地瞟了那本《千字文》一眼,庾约淡淡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别惹祸上身。”

星河的心怦怦乱跳,她当然知道庾约绝不会无缘无故冒出这句的。

手轻轻握紧了些,星河问:“庾叔叔指的……是谁?”

庾约一笑:“你知道。”

星河心惊,低头:“我并没有。”

庾约微微低头去看她垂着的脸,像是她的口是心非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他一看就清楚似的。

“小丫头别犟嘴,”庾约把手中的杯子搁在桌上:“听大人的话,少走点弯路。弯路还不要紧,别给人带上邪路是正经。”

如果不是李绝来的隐秘,去的悄然,又是在晚间,星河简直要认为庾约已经知道了两个人的所有事情。

但就算如此,她却是不信什么“邪路弯路”的,可偏庾约没挑开说,她自然也无从说起。

就只鼓了鼓腮,赌气一样:“我不会走什么弯路的!”

庾约清隽的眉眼透着浅浅笑意:“好,叔叔也记住了。”

弹了一曲,庾二爷没有在冯家多留,出外又跟老太太寒暄了几句,便上车而去。

星河陪着老太太一并送了出门,这会儿,四邻八舍早就传遍了,都知道是京城宁国公府的人过来探望。

但所有人都不敢靠前,只远远地张望,平时那些挑剔、讥诮看好戏的眼神,却都不见了,每个人的眼中都带着敬畏。

庾约前脚去后不多久,老爷子得信回来,正几个邻居也借口过来探望。

实则是每个人都看出了风向,知道京内果然没把星河忘了。

宁国公府的人来探望,这自是个信号,容家的姑娘必定是要飞回枝头的,这会儿不来巴结,还等那巴不到的时候么?

星河不理那些,她心里都给庾约的那几句话搅乱了。

一是庾约突然问她什么要不要回京,二来就是劝告她别接近什么来历不明的人。

虽然庾约没挑明,但星河隐隐猜到他指的必然是小道士。

星河不认为李绝是“来历不明”会“惹祸上身”的什么人,但又不解庾二爷为何说这番话。

毕竟以庾约的身份,没必要说些无关紧要的无聊之语,但凡他开口,必有缘故。

星河心里气闷,连平儿来跟她如数家珍地说起庾约送的那些珍贵东西,询问如何处置,她都没有兴致去听,只叫平儿收拾妥当。

虽然星河不太信庾约的话,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她足不出户,也不再主动跟平儿提起李绝。

就算平儿偶然念叨小道士,她也只当没听见的。

又过两日,听说庾二爷已经启程回京了。

不知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星河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庾约对她明明很和气,又好的无可挑,但在星河看来,却就像是个厉害的老师傅,她在他跟前总是有点无所遁形。

非得这“老师”离开了,才能身心放松似的。

是一种天然的敬畏,倒不是因为这老师不好。

而李绝那边也一直都没有来找她。

星河觉着,应该是那天晚上自己最后呵斥他走的时候,伤到了他。

可谁叫他竟敢握自己的手呢。本来放他进屋里已经是不像话了,他居然还敢过分。

但虽然当时是斥责了他几句……她心里可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叫他别胡闹。

然而这么久没有一星半点消息,让星河心里又有些隐隐地牵挂,别的都罢了,唯恐他有事。

平儿仿佛看出来了,自打庾约来过后,星河就没再多提小道士,甚至自己说起来,都淡淡的,除了做针线活,只顾埋头习字,看书,练琴。

平儿想到那夜所见的惊魂动魄,倒也不愿意小道士再来烦扰星河,所以慢慢地克制,也不常在星河面前提。

谁知到了二十三这天,杨老太太突然说道:“明儿就是小仙长的生辰了,也不知他这些日子怎么样。这两日天儿不错,不如包些白菜包子,星河儿,明儿你带了平儿送到小罗浮山上去好不好?”

星河完全没想到:“外婆……”

老太太揉着腰,语重心长地说道:“虽然如今不用小仙长来帮我看了,但是当初多亏了他,咱们倒是不可以就此撇开,忘了人家的恩,显得过河拆桥,薄情无义的。”

这句话在理,星河踌躇片刻,终于答应:“知道了外婆,明儿我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