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闺夕绮窗闭(第2/4页)

只是毕竟正恢复中,老太太有些累,外头又冷,便又进了里屋,去剥之前邻居送来的花生。

她又道:“等我炒一些,什么时候送去小罗浮山,给小仙长留着磨牙。”

星河总算得了点空闲,正捧着之前的琴书在看,听了这句心头一动。

平儿进来,哼唧着道:“老太太可惦记着那小道士呢,倘若知道他半夜不干好事,还不知如何。”

她原本一口一个“小道长”“小仙童”或者“小仙长”,因为昨儿晚上看见李绝胡闹,便统一地又变成了“小道士”。

星河心一跳,啐了口:“你又说?”

平儿笑道:“不过说来也多亏了那小道士,不怪老太太惦记着他,对了……姑娘知不知道,再过几天就是他生辰了。”

“什么?”星河很意外,凝神问:“什么日子。”

“昨儿老太太闲聊起来问过他,就在本月二十四日,老太太还说要给他包包子吃呢。”

星河想起跟李绝说话的时候,他是提过一句他的生日是冬月,只是星河没问仔细,听到平儿提起,微微心动。

平儿看她的反应,却后悔自己多话了。

那小道士不知轻重,何必告诉姑娘这个,看着样子是又惦记上了。

她故意咳嗽了声:“姑娘,老太太去歇着了,你不如也补补觉吧,我看你的眼圈有些黑,必然是昨晚缺觉的缘故。”

星河揉了揉眼:“待会儿吧,我看看这本书。”

平儿抿嘴笑道:“真的要考女状元了,这没日没夜的只是看书。”

星河晃了晃手中的琴谱:“这个跟昨儿的不一样。这个是琴书,比昨儿的容易些。”

平儿探头看了眼,见上面扭扭曲曲的字不成字,不由皱眉:“这是什么天书,我可是一点不懂。姑娘悠着点,累了就歇会儿,不管学什么也不用这么急。”

星河见她出去了,便擎着琴谱盘膝在桌边坐了,一边看着书,一边提起右手,在绿绮的弦上轻轻一拨。

“铮”的一声,琴弦簌簌抖动,那悦耳空灵的音直入耳中。

星河如闻天音,心里竟甜丝丝的,只要继续听下去。

纤纤的手指半垂,在琴弦上抚过,起初生涩不成调子,但慢慢地,就有了一点儿音调的雏形。

平儿在厨下忙碌,听到里头先是单单调调的音,但慢慢地,就有鏦鏦铮铮的曲子流淌出来,平儿又惊又喜,连杨老太太也走出来看顾。

却见里间,星河盘膝坐在炕上,神色专注,竟没留意老太太跟平儿掀帘子向内打量。

平儿晓得星河从来没摆弄过这些东西,她更不知道古琴是最难学的,而只觉着自家姑娘果然聪慧非常,才上手就学的有模有样了。

丫头甚是心喜,暗暗想:“怪道那庾二爷会送那架什么绿绮给姑娘呢,难不成就是看出我们姑娘会弹得这样好?”

马车驶过街巷,头前跟车后都有骑马之人随行。

一直到了冯家门口,马车才停了下来,一个随从上前敲门。

平儿在厨下闻声,出外开门。

门外站着两个人,一个不认得,另一个却是个相貌俊美的青年。

平儿看的一愣:“你、你是……”

她的记性不错,当即认了出来,这人正是之前在珍玩阁内,跟着庾二爷的那个捧匣青年,只是不知名姓。

青年垂眸看她:“我们爷到了。你们姑娘在家么?”

平儿心头乱跳,看了眼他身后,却正好见到甘管事扶着庾约下地。

“在、在的,”平儿语无伦次的:“不知二爷来了……我去告诉姑娘去。”

正在这时侯,庾约抬手制止了。

原来他从方才还未下地,就听到了淡淡的琴韵,这会儿院门敞着,那音调越发地清晰了。

庾二爷扶着甘泉的手往门口走了两步,若有所思地倾听着里头传出的乐音。

旁边甘管事本是要凑趣说一句话的,可见他这般神情,便忙又止住。

此刻杨老太太因为听见门响,便走了出来:“谁呀。”

平儿还没开口,庾约已经回过神来。

他的目光一动,甘管事先一步进门:“老太太,身子康健啊。”

“好好好,您好,”杨老太太有些懵,本能地露出和蔼的笑容应答,又问:“您是……”

“我们是京内来的,”甘管事把自己的亲和发挥的极至,看老太太腰身不便,他就也躬着身低着头,笑眯眯道:“我们爷跟你们侯爷是故交,知道小容姑娘在这里,特来探望,并看看你们二位老人。”

说着,两个侍从提着些点心补品等物送了进来。

“是京内来的?”杨老太太受宠若惊,又看这个阵仗,越发惶恐。

最后才在甘泉的示意下看到了进门的庾约。

今日庾约穿了件青莲色的缎袍,腰间束着白玉连环扣带,他的衣袍向来都是暗色的,很少穿这种,气质竟跟先前迥然不同,越发的清雅风流,贵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