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3/4页)

子娆离开白虎军驻地回去玉渊,夜正深沉,从当日回到帝都后便一直压在心头的大石似乎被人搬走,突然觉得这些日子所思所想何其可笑。面对自己荒谬的身世,她曾经有过一走了之的想法,若不是子昊病发,宣国叛乱,她根本不愿再与王族有任何瓜葛。如果那时离开,那么终此一生她都无法走出身世的阴影,无法忘记那个刻骨铭心的人,但如今这个留下来的九公主,其实也早已不是那个曾经的子娆。

人生百岁,乐少苦多,究竟能有多少机会可以真正面对自己?又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一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能有这样执着的心念,无畏的勇气?

不过此时此刻,一切都已无关紧要,现在的她只想回到玉渊,去见那个想见的人,和他在一起,不再猜测,也不再躲避。

为防宣军发现王师南撤,玉渊城头守卫并不比往日减少,火把亮光在城墙之下投落浓重的暗影,山野月色格外分明。子娆回头看了宣军大营一眼,方要入城,忽然看到有道人影出城而来,月色下白裘青衫如此熟悉,竟然是子昊孤身一人,往宣军方向而去。

子娆心中微微吃惊,不知他何故深夜出城,独自去敌营做些什么,便这片刻耽搁,子昊已消失不见,她不及细想,当即施展轻功跟了上去。子昊武功原本便高出子娆不少,黑夜中轻衣隐现,飘然神秘,子娆跟得甚是辛苦,不过两人始终隔着一段距离,倒也不曾被他发觉。只见他来到宣军大营,寻路而入,营中守卫虽多,却因他身法太快,根本不知有人闯入,最多有士兵眼前一花,还以为是风吹火把,浑然不觉。

子娆怕惊动敌兵,行动格外小心,但跟随子昊到了离主营不远的一处大帐附近,却发现四周竟然无人守卫,深夜之中帐内仍旧燃着灯火,似乎知道有人会来,周围安静得异乎寻常。

子昊来到帐前,帐内忽然有人道:“王上深夜造访,非有失远迎了。”

子昊微微一笑,道:“看来你早便知道朕会来,安排得倒也周全。”

皇非道:“我一直在想王上究竟会做什么打算,若是漏夜深谈,总还是少些人打扰得好。”

子昊道:“不错,朕也想与少原君再下两盘棋,若有闲人在侧,难免扫兴。”

皇非哈哈笑道:“王上此言正合我意,棋已备下,王上何不请进?”帐门一扬,子昊拂袖而入,子娆在他二人说话时不敢靠得太近,过了片刻,才悄然来到帐后,隐□形倾听动静。

帐中金灯独燃,皇非倚坐榻上,身披裘衣,面前案上一盘棋局黑白交错,正在厮杀博弈的关口。子昊拂衣入座,扫了一眼棋盘,笑道:“局到中盘,形势也该明朗了,一味纠缠下去,岂不浪费时间?”

皇非手把酒盏,似笑非笑地问道:“不知王上想走哪一步,应哪一劫?”

子昊随手拈了一枚黑子,放入局中,“朕向来不喜拖泥带水,有时候看起来混乱的战局,其实也未必那么复杂。”

皇非转眸扫视,神情微微一动,道:“好个快刀斩乱麻,王上有什么条件,不妨说出来听听。”说着拂袖一扫,一枚白子落上棋盘,跟着抬手斟酒,做了个请的动作。

子昊眼眸未抬,仍旧注视着棋局变化,淡淡道:“宣国的存亡。”

皇非眸光一挑,说道:“这样昂贵的代价,敢问王上要用什么来换?”

子昊道:“朕会解开你身上所受九幽玄通的禁制,助你恢复功力,除赤焰军之外,北域外十九部所有兵力也将落到你的手中,这批势力足以让任何人裂土称王,甚至重建一个楚国。”

皇非冷冷道:“你在楚都之时便早已做好打算,想要利用我对付宣王,却先与他合谋灭掉楚国,令我受制于人,再助你收复北域政权。真不愧是东帝,如此深谋远虑,将天下诸国都玩弄于指掌之间。”

子昊随手拈了一枚棋子,“那一指九幽玄通耗费了朕大半功力,除朕之外,当世无人再能解开。你应该能够感觉得到,它会慢慢消耗你的真气,助长自己的力量,时日越长,后果便越发严重。”

皇非冷哼一声,“你怕我与姬沧联手吗?”

子昊唇畔含笑,不愠不怒地道:“少原君绝对不会对宣王称臣,但皇非与姬沧却可能是朋友。朕所欣赏的人并不多,够资格做朕对手的人不是姬沧,而是他的敌人。”

皇非此时早已恢复从容,漫然向身后榻上靠去,问道:“但可惜王族气数已尽,除了借尸还魂已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王上是否想听听九公主对我的提议?”

子昊目光微微一动,“子娆?”

皇非挑唇笑道:“我原以为是王上的打算,所以拒绝了她,不过现在看来,却是她自己心甘情愿,继续以少原君夫人的身份,替我们双方寻求重归于好的机会。倘若如此,那我倒也可以答应王上方才的条件,王上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