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第3/3页)

对面子昊却似没有看到这些,一如先前温润含笑:“率性豪爽,忠义勇猛,楼樊,像你这样的好汉子,我最是欣赏,方才你敬我一杯酒,我也回敬于你如何?”

楼樊没想到他会敬自己酒,又呆了一呆,才转身取了盏酒,向上一举,一口气喝光,却没再说话。

子昊搁下酒盏,清湛的眸子在九夷族几个将领面前一扫而过。刚才古秋同敬酒时的神情,且兰一瞬间的失神,昔湄昔越听到父亲名字时的伤感,谈笑之间早已看在眼中。即便今晚将王族和昔国奉为上宾,举行这样盛大的宴席,九夷族人却终究不可能完全放开心结。尤其是身在军中的将士,每个人都曾直面那一幕幕铁血杀戮,经历过九死一生,他们接受王族的安抚,遵从公主的决定,但心中却做不到毫无芥蒂。

古秋同他们邀墨烆比剑,难免不是存了落王族的面子的心思,他让墨烆去,是因为知道墨烆绝不会输。墨烆不擅谋略机锋,但心性坚毅,于剑法之上极为执着,造诣并不低于苏陵、皇非等人。军队之中崇尚武艺,这样的比试,反而会给屡遭九夷族和楚国联手重挫的王族树立威望,所以他并不担心,只是接下来这番敬酒,却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楼樊这莽将军心直口快,不似其他人那般掩饰得当,被他几句话便试探出心中想法,这般血泪生死凝成的仇恨,如何不令人心惊?看来决定暂时留在洗马谷是对的,他不会允许九夷族成为一个后顾之忧,只因一旦有所差池,就必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去重复和弥补,而他,最浪费不起的便是时间。

这时且兰回过神来,察觉气氛有些异样,微微蹙眉,抬眸对古秋同投去一瞥。古秋同触到她含有制止意味的目光,心头微凛,刚要说话,却听一旁子昊笑道:“难得一日举族欢聚,公主何必约束他们?古将军,你身边这几位我好像是第一次见,何不介绍一下?”

其实古秋同带将士们过来敬酒,倒也没有刻意想要生事,只是烈酒入肺腑,不知为何烧得心中难熬。九夷族三年来国破家亡的苦难,就那么一纸诏书,几句安抚轻轻揭过,战士们洒的血,族人们受的苦,积压在心头尽是不平,忍不住言语中就带了出来,楼樊口无遮拦的一句“深仇大恨”,言语中那一场场活生生血淋淋的拼杀,现在想起来依然激得人血脉沸腾,但他毕竟还算稳重,无论如何也不会像楼樊那般鲁莽冲动,听子昊开口相询,随即笑道:“王上不说,我倒还真疏忽了。”指了身边一位红袍将领,“这位是左偏将褚让。”

那褚让十分沉默,只向上抱了抱拳。子昊微微点头:“神箭褚让,赤平关曾独战文家三位少将军,走允川,破厉城,洹水双箭定三军,九夷族中,箭术无人可及,幸会。”示意离司斟酒,举盏一笑。

褚让微怔之后,遂也取酒在手,原本面上的冷漠淡了些,犹豫一下,终是躬身向席上施了一礼。

“这位是右偏将司空域。”

“屺州司空家与九夷族素来渊源深厚,司空将军一双金锏出神入化,随且兰公主转战千里,忠心耿耿,九夷族兵马日盛,你功不可没,”

“中军副将,叔孙亦。”

“叔孙将军可谓九夷族军中智勇双全之士,昔国求援,楚国借兵,你几度对且兰公主提出谏言,助九夷族度过危难,仓原一战,你配合少原君调兵遣将,几乎断了文老将军所有退路,于兵法上,你深谙其道。”

“中护军古宣。”

“古将军长子,十一岁随父征战,十五岁便能独自领军。将军次子亦在军中,近年来屡立战功,一门三将,真可谓虎父无犬子。”

古秋同将七、八个将领一一介绍,子昊举酒笑谈,众人出身经历随口道来,无不精准,竟是对诸将了如指掌。古秋同面上渐露惊讶,和那叔孙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震动。

每同一人说话,子昊便与之对饮一盏,他毕竟身份不同,如此以礼相待,众将神情间也都缓和许多。数盏烈酒饮下,子昊拂襟起身,缓步离席,“古将军,我们两族间虽多有误会,但王族从来不曾真的将你们当作敌人,现在不会,以后也绝对不会。今晚难得有此机会,我想与军中将士多亲近亲近,不知将军愿否相陪?”

话虽是对古秋同说的,目光却含笑扫过面前诸人,最后落在那叔孙亦身上。果然,古秋同尚迟疑未决,叔孙亦已抬手道:“王上有此雅兴,我等理应相陪,请!”

让开道路,一行人往军中将士聚集的湖畔走去,墨烆在子昊举步之时便要跟上,肩头忽然一沉,被人阻住,回头却见是苏陵不知何时回到了这边。面对他疑问的神情,苏陵轻轻摇了摇头,一旁且兰也一样没有动,遥遥看着子昊独自同众将步入数千名九夷族将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