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寒夏(4) 月悠(第2/3页)

星檀喜欢祖母,老太太年岁虽长,却比这京城里的人活得都要恣意些。听闻自己要去江南的消息,且并不觉着是坏事。只是临行前夜,薛奶娘不知怎的,来与她说了一件旧事。

薛奶娘告诉她:母亲生她的时候是难产,阵痛了整整两日也不见胎儿下来。就在整个产房都陷入绝望的时候,父亲从宫中请来了有经验的接生嬷嬷,方帮着母亲将胎位顺了过来。只是从来养尊处优的贵女,经历了一场大劫,孩子落地之后,母亲甚至不愿抱起那个嗷嗷哭泣婴儿…

星檀那时方找到了打开所有疑惑的钥匙。

她幼时与皇宫里的大师傅学着做了糕点,亲自捧着盘子去与母亲品尝。母亲却更为称赞妹妹新学的茶道。只与她搪塞道,“甜食不宜吃多。”

她初初从老师那里习得琴艺,便特地与母亲弹来听。等她弹完,却已经不见了母亲的踪影,只听得一旁嬷嬷说,夫人被小小姐牵去,看府上新到的白鹦鹉了。自那以后,她便再不习琴了…

是以翊王出事之后,母亲害怕新帝报复,想办法与幺妹豁免罪过。新皇册封皇后之际,却与太后姑母提起,国公府在江南还有位朝阳郡主…

眼前嘘寒问暖,显得十分关心她在皇宫里过的好不好的母亲,只会多添她几分心寒罢了…

安公公从外头回来,带着皇帝身边侍奉的小江公公。

“陛下不得空闲,入夜能来娘娘和国公夫人一道儿用膳。今儿便请国公夫人在承乾宫里住下,好生陪陪皇后娘娘。”

国公夫人带着月悠与小江公公谢了礼。

星檀方道,“有劳了江公公。本宫便在承乾宫里设宴,夜里候着陛下来。”

等江公公退了下去,星檀也懒得再与她们二人做戏。她这个牵线搭桥的工具,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星檀吩咐着邢姑姑,好生安排母女二人的午膳与厢房。她自己得了清闲,由得安公公扶着,往后院儿里去。

临行回来了寝殿,星檀方想起来件事儿。让桂嬷嬷去一旁小匣子里取来了百两银票,交到安公公手里:

“私下里去宫外请位法师,与吴妃与吴大人超度一场法事吧。若能得来吴妃与吴大人的生辰八字,便作两个无名的灵位,去宝相寺偏堂里买下两个位置来,好好供奉。”

安小海虽不大想娘娘与吴妃再扯上什么关系,可也知道,这是娘娘最后为吴妃做的事儿了。“能为娘娘求个心安,奴才定替娘娘办好此事。”

“多谢安公公了。”

**

傍晚的时候又下起来了小雨。星檀让人将晚宴设在了承乾宫花园的观雨亭里。偏殿里设了华庭轩的乐姬,不近不远的乐琴声曲将好与观雨亭中的晚宴添彩。

皇帝行来承乾宫时,已是华灯初上。

安公公早在门前候着,引着圣驾去了观雨亭。

不远处,假山层翠之间,青素色的身影半倚高栏,轻盈窈窕,风中妖娆。女子眉间愁容如雨,手持着把荷色的油纸伞,正在等人。

凌烨行来假山下的时候,撞入眼帘的正是这一幕。烟雨迷蒙,隔着数年征战的风沙,熟悉却又有些恍然。

踌躇之间,高栏上的人已经察觉到了些许,缓缓侧眸来,惊觉失礼,慌忙与他福了一福。他不觉已经停下的脚步,这才继续往那高台上去。

女子一直垂着眸,捂着雨伞的双手紧紧拧成了拳头,她却还未曾察觉。

凌烨将女子的局促看在眼里,并不打算开口宽慰。只淡淡免去了女子的礼数,自行坐去了亭中。

眼前菜肴丰盛,满满盈盈摆了一桌。酒酿灌在薄透的白瓷酒壶中,泡在冰里。淅淅沥沥的雨声之中,远远传来欢快的丝竹曲乐,扬起一片淡淡的喜乐。

见女子立着一旁不动,他方问起一旁候着的安小海,“皇后呢?”

安小海忙小心答着话,“娘娘本是要来与陛下作陪的。只是下午的时候,犯了腹泻。太医说,脾胃伤寒,夜里得禁食了。娘娘正在寝殿里休息,怕是不能陪陛下用膳了。”

皇后一向稳重听话,凌烨并未做多想,却看向一旁的月悠,“国公夫人呢?”

未等陆月悠开口,却还是安小海回的话,“国公夫人听闻娘娘不适,过去寝殿里照顾了。怕是,也不能来…”

凌烨目色微微撇向安小海,那拱手恭身卑微的模样,底气却是十足,若不是有人与这奴才撑腰,他怎么敢说出好端端一场家宴,生生变成了私宴的事实。凌烨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答案,皇后,还真是“体贴入微”…

凌烨对月悠抬手,“不必拘泥,坐。”

女子小心谨慎的模样,已然不似以往的娇柔可人,倒是让他想起循规蹈矩的皇后…那眉眼之间的相似,早在新婚之前的祈福大典上,便让他几度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