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3页)

杜鹏也来找过她,直接问:“你这是打算硬扛?”

段璃璃说:“我赚钱赚得快,想为乡亲们做点事。”

又说:“我也见不得资本这么不要脸。”

啥叫资本?杜鹏不懂。却能听明白她的意思。

有心想劝,嘴唇动动,又劝不出口。

他偷偷地把杜隆扯到一边去,说:“你给我说说,小段她到底怎么个章程?”

杜隆如今已经是玄门的人了,倒没他爹那么忐忑。他笑着说:“您别慌,我们门主事前开过动员大会了。她说,便是手里的银子都花出去了也没关系,她还有粮食,能让大家一辈子不饿着。”

璃璃家的人和仙宫的人或多或少地都了解一些段璃璃的“术法”,反倒是杜鹏不够了解。

杜隆说:“爹你是不是不知道,东家的袖里乾坤,收起来的东西不腐不坏的。这些粮食,能存一辈子。”

只要手里有粮,哪怕没银子,心里也不慌。

杜隆说着一翻手:“你瞧,这个紫豆是我和大师兄、小师弟好几天之前烤的,它现在还是烫手的呢。”

说着,被烫得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还呼、呼、呼地吹气来。

杜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你能用袖里乾坤了!”

杜隆嘿嘿一笑。昔日在家里沉稳寡言的青年,在玄门才养了多久,竟有了几分孩童般的开朗自在。

杜鹏看得眼睛发酸,一叉腰:“行,叫她尽管干。但有什么事需要我的,你赶紧来喊我!”

“这个事,我已经往上报了,上面的人也正在商量。”

桐油商会的行首也来见了段璃璃,老人家问:“你是怎么想的?”

段璃璃对老人家很尊重,恭敬地说:“就像您说的,给别人留活路。”

老人家顿了顿,问:“你打算如何收场?”

段璃璃说:“大不了就是把手里的金银全嚯嚯出去,那也没关系,我得到了粮食。再说这些银子,您老也是看到了我是怎么赚来的,是用了多长时间赚来的。给我个一年半载,我就能恢复元气了。”

老人家拐杖敲了敲地:“年轻人,别想这么简单。如今平阳的百姓都视你为救命稻草,对你满怀希望。”

“辖下诸县百姓,运着粮食远道而来,若你银子散尽,不再收了,安知失望的百姓不会愤而迁怒,积聚成暴,发生民乱?”

“你就不怕吗?”

“怕的。”段璃璃点头,“所以,就不能停,必须收到把今年的余粮都消化干净为止。”

老人家听她说这样的大话,拐杖又敲了敲地:“你可知那是多大的量!”

段璃璃却微微一笑,报出了一个数字。

段璃璃虽然半路辍学玩起了穿越(?),但好歹受过现代教育,知道做事情前得先了解一下信息。

她用了几天时间跑了平阳城和好几个县城。倒不用亲自入城,她只要跑到足够的距离处,把这座城所有的人口都覆盖在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巨大的人口,无数的脑电波。

让系统抓取公共信息。

正好最近粮食是个热门话题,不知道多少人在谈这个事,在想这个事。

尤其是许多米粮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脑子装的全都是数据信息。交互对比后,系统给出的都是有效信息。

再有普通农民脑子里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比对综合。

于是段璃璃就有了往年的产量和粮价波动的这些关键信息。

搞数据,谁能搞得过系统呢。

行首被她报出的数据惊住了,许久,他问:“你、你怎么知道这些?”

怕是官府,都没有这么精准的数据。

这个可难解释了,段璃璃挠挠头,想了想,只能说:“在下不才,镇上大家,都呼我一声‘仙姑’呢。”

难不成她真是个仙姑?

在老人家心里,方士就是方士。段璃璃是个有真本事的方士,他承认。但方士不是神仙。所谓“仙姑”,不过是一声抬举的称呼罢了。

但现在,老人家不是那么确定了。

若不是神仙,哪来这般悲天悯人的慈悲。

人哪,只要是活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武者,更看重的都还是自己的利益不是吗?

“所以您说的对,我的钱是的确不够的。”

段璃璃一句话把老人家又拉回现实,他问:“差多少?”

段璃璃报出了一个让乌桐镇首富也倒抽口气的数字。

“差这么多?”老人家问,“你打算怎么办?”

“搞钱。”段璃璃撩起眼皮,“当然是搞钱!”

她深深地对老人行了一礼,如今她把本地的礼仪也学了个十足十,像模像样。

“我是个外来户,我这时候出面搞钱,那些钱庄一定会欺负我。”她说,“我需要您帮助。”

“我知道您一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看不惯这些奸商巨贾的一定不只我一个人。只是这件事太难,大家都拖家带口,谁也没法冲出来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