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愿后世安(第2/3页)

敏所领的四名护卫则成为执刑使,例如宣扬律法、调节纠纷什么的,从她们四个中派出一两个人去就好了,如果要实施抓捕,单打独斗妥妥地容易吃亏,人多一起上。遇到那种聚成团伙的,五个人打不过的,由敏就近征调人手。

到处都猎户,随便揪个人出来都能打,目前人少,还养不起那么多脱产的战斗队员,民兵制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有人带头组织维护秩序,那些想搞事的就闹不起来。

景平安深知,仅有这些是源源不够的,但饭要一步步吃,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她看天色不早了,便让大家散了,回去后把今天开会讲的这些讲给其他人听。

散会后,景平安把管理族里财产的包,负责建造的厉,负责带领作战的蒙,负责教育的西、吉,以及敏、瓦,还有新上职的四个执刑使都留下,叫到会议室开一个小会,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敏和她带领的护卫都调走了,她的职位空出来。

景平安便把瓦升成护卫长,由瓦带领两个伍的护卫保她的安全。设立护卫军,最高指挥官为护卫长,千户、百户、什长、伍长、护卫军士。现在人少,千户、百户、什长的位置都空着,但能让大家慢慢形成一种强大军队的概念,展望一下未来。

新成立了一个独立部门,需要有办公的地方,景平安给掌刑官、掌刑使们办公的地方,起的名字叫掌刑院,不仅要建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卷宗室、临时关押的牢房,最重要是要有公开审案的地方。

为了保障公平性,接受大家的监督,所有判决的案子都公开审理,再贴告示公布出来。公开审案的院子,不仅要有审案人员坐的、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还得有足够大的观众席。条件简陋,目前没有条件建座位,围个篱笆墙圈个院子让大家站着围观还是可以的。

景平安又拿出一个绘制在兔皮纸上的建造图,这是她根据庙里的神佛形象绘制的一位女性形象。这位女性形象脚下踏的不是莲台祥云仙鹤,而是一座赤岩山,她的姿态矫健有力,面容温和慈爱,特别是那眼神,就好像是一个母亲在俯瞰着她的孩子。

她把兔皮纸递给身旁的厉,说:“采赤岩上的石头运到村子里雕刻这尊石像。”她又指着上面标注的尺寸,把雕像的高度,台子的高度,包括台阶的高度等都详细地讲给厉听。

大家听到要建一座好几人高的巨大雕像,都面露哗然之色:这要怎么建呀?建来做什么?

敏凑过去盯着图纸看了一会儿,说:“有点像老阿嬷。”

瓦说:“老阿嬷没有这么年轻,脸上有疤。”

景平安说:“这尊雕像的名字叫阿母。她不是我们族里的哪一个人,是由我们对母亲的敬爱凝聚起来的。我们想老阿嫫的时候,在她的屋外放花。失去母亲的孩子,想母亲的时候,可以在雕像前放花。长大了,难受的时候,不好意思扑进母亲的怀里哭,便可以伏在雕像前把心头的委屈发泄出来。有什么心事,不好跟母亲说的,可以跟阿母说。”

她不喜欢供奉神灵那一套,但人的心灵需要有寄托,有信仰,有精神向往。当我们听到国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便能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国旗,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她不会编歌,但她想赤岩族有自己的民族图腾,有自己的旗帜。

景平安基实不喜欢搞这些太耗费人力的东西,但,下游的情况得及时扼制住,她用不了多久,便会带着人出征,族里留着那么多吃得饱饱的养得壮壮的男野人,等着他们搞事吗?

赤岩族是以养殖业为主,守着森林,满山遍野都是果树,对于种植的需求仅限于牧草。种生命力旺盛的牧草又不需要像种庄稼那样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埋头苦干,洒下种子降几场雨就长起来了,只需要偶尔出去拔掉那些兔子羊鹿不吃的杂草、荆棘藤蔓等植物拿去当柴烧就行了。没什么太多的力气活去消耗男野人的精力与体力,那就让他们去采石头建掌刑院和修雕像、造完后还可以铺路,总之不让他们闲着闹事。

她说道:“不让男野人白出力。参与建造的人,能在底座上留下他们的名字,让后世子孙都知道他们参与了建造。不愿来造我们赤岩族阿母图腾的,是心里没把自己当成赤岩族人,收回分给他们田地、房屋,驱逐出去。” 她又加了一条,“自带口粮。”

族里的男野人都是有田有地有产出的,个个家有余财,又不需要养妻儿老小的,在女野人出去打仗的时候,来给族里干活自带口粮食物,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是负担。

厉负责组建男野人进行建造工程,敏负责维持族里秩序,徵负责地里产出以保障后勤供应,舒、蒙配合她建立赤岩族铁甲军,剩下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