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回京(第3/5页)

“诸位,某今日已写下一封血书,只需诸位附上名姓,某着外孙新科状元李涵江入京,将这血书呈于陛下案前,如今四海已定,是该回归故都了!”

他话音一落,楼内躁动不堪。

许多名望的大儒皆是义愤填膺,谁也没料到这是一场鸿门宴,场上顿时纷争不休。

“施老爷子,既是四海已定,更该是百姓安居乐业之时,迁都可是涉及祖宗基业,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无论金陵也好,京都也罢,皆是我大晋王土,何处定都不都一样?”

这位老儒言下之意是施老爷子为一己之私,枉顾天下社稷。

施老爷子既然这般做,定是未雨绸缪,当即有人列出京都各处不当,竟也驳得人无话可说。

老爷子趁热打铁,让人一个个上前签下血书,原先暗中联络的十来位大儒皆带了头,金陵不少权贵也悉数起身,可饶是如此,堂中还有一大半人坐着不动。

甚至有人意图拂袖而去,待疾步至门口方才发现迎凤楼已被将士团团包围,

“老爷子,你这是做什么?”那老儒眼露惊惧,指着门外的官兵道,

施老爷子缓缓眯起眼,抚须回,“门外是巡防营,今日签下名姓者方可离开。”

众人脸色骤变。

五军都督府下有三支兵力,一支是五城兵马司,平日负责巡逻掌鸡鸣狗盗之事,一支乃神机营,便是以前的禁军,这支军队掌握在宋赫手里,战力最强,级别最高,最后一支便是巡防营,这支兵力属于机动军,战时可随军出征,平日兵马司管辖不到的地方,也可过问。

柳从岚便是巡防营的首领。

场面变得剑拔弩张,数位大儒气得浑身颤抖,指着施老爷子质问,

“你这是何苦,就算你这般做了,陛下就能答应迁都?现在内阁大员,哪一位又同意将京都前往金陵,你闹得再狠也无济于事。”

施老爷子犹如壮士断腕般,迎着烈日骄阳冷笑,

“不闹一闹,怎么知道不成呢?朝廷不能一边享受江南赋税,一边又置江南利益于不顾?”

“自从明帝迁都,不满者甚众,那我施某便来当第一人!”

他话音一落,一道敞亮的掌声跃起,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朗笑,

“好一个第一人!”慕月笙缓缓而起,击节而赞,他一袭黑衫秀挺如峰,卓然而立,

“施老爷子到底真的是为了江南好呢,还是见不得施家从四海第一名门跌落,困兽犹斗呢!”

施老爷子面色瞬间变得阴沉,扭曲着神情盯着慕月笙,

“你是何人?”

慕月笙抬手,将面具轻轻揭下,

“在下姓慕,名月笙,忝为内阁首辅,领征南大都督!”

他话音一落,四座皆惊,原先义愤填膺的大儒纷纷聚在慕月笙身后,

“原来是首辅大人驾临!幸甚至哉!”

众人一阵拥护,见慕月笙亲临,越发有了底气,纷纷指责施老爷子扰乱朝纲。

施老爷子早知慕月笙进了城,对他的出现并不奇怪,只冷声道,

“慕首辅来得好,施某刚刚对朝廷的发问,由你回答正好。”

慕月笙淡淡扫了一眼施老爷子身后众人,即便他勠力清洗震慑,依然有三十来名大儒并世家站在施老爷子身后,可见这些人冥顽不灵,依然做着以金陵为都的迷梦。

他如清风明月般,缓缓一笑,

“本辅今日前来,未带一兵一卒,也不打算动一刀一刃,今个儿就坐在这,诸位来驳我,倘若能说服我,我慕月笙今日踏出迎凤楼,再不入江南一步。”

楼内哗然一片。

施老爷子更是眼冒精光,他原先不是不忌惮慕月笙,他便是赌一把,赌慕月笙不敢真正将江南屠尽,他身后这些世家,牵扯江南方方面面,若真全部杀了,江南震动,明年赋税不保。

他就是有恃无恐。

眼下慕月笙不动刀刃,还肯接纳辩驳,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好!”

只见慕月笙挥退身后所有人,独自一人坐在前头,等着施老爷子这一头的名儒攻讦责问。

慕月笙侃侃而谈,眉峰不曾皱一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昔日孔明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手蜀汉共同扛魏。今日慕月笙以三寸不烂之舌,将所有抱着迁都想法的金陵故旧给驳了个面红耳赤,羞愧而退。

到了最后,便是施老爷子也只剩下一声苦笑。

“你说的没错,定都江南只是偏安一隅,历来皆是中州离乱,不得已才迁都金陵,可这些年朝廷对江南搜刮太重,国之赋税,江南占其七,百姓困苦不堪。”

慕月笙含笑辩道,“施老爷子这是夸大其词,江南百姓富庶自然征税见多,可若论征兵,江南比得上中土?比得上蜀境?那些死在北境战场上的战士,又有几个江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