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程永宜之计(第4/6页)

“正是。”萧宁一眼扫过明鉴,不得不说,这人啊,还真是消息灵通得很。

明鉴欣喜地道:“此物用何为生产?”

有此一问,引得萧宁笑了,“不是粮食。”

这回就连明鉴也忍不住地开怀大笑,“如此,天下之幸也。”

心系天下的人,自明了粮食对天下人而言有多么重要。

粮食,不仅是供人食,纵然修筑城池等地都需要用到粮食,想不用,又不得不用,朝堂何尝不为此而费心伤神。

“不过,此等制法,不可就近?”明鉴脑子转得那叫一个飞快,马上想到这样的物甚若是可以就近生产,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配方牢记在我脑海中。然在此可行?”萧宁想了想,自知这办法是最好的,但是她忧心的是,谁人来管此事,若不是信得过的人,萧宁还等着这方子好好的赚一把世族。

明鉴立刻毛遂自荐,“公主,臣来。定保证此法绝不外传。”

迫不及待露脸的人,既是得配合秋渠,能怎么节省时间,就得考虑如何节省时间为重。

萧宁扫过明鉴一眼,“可。”

无二话,显露出的是对明鉴的信任,明鉴眉开眼笑。

萧宁迅速将配方和制作工艺告知明鉴,同时与明鉴道:“寻好地方,我会让雍州派一个人过来指导。”

事不能急,尤其这样的事,找个懂行的人过来,能够指导于人,事半功倍。

明鉴亦是这个意思。不过,他这感慨地道:“此物若为世族所知,必趋之若鹜。”

这意思,引得萧宁的眉头不由地轻挑了挑,别以为她听不出这话里话外的意思!

“公主有其他的打算,如今算是好机会吧?”明鉴一看萧宁不接话,只好把话说得更明白,希望萧宁能正视正视。

“这一回洪灾,我们自世族手中借粮不少。依你之见行事,如何让世族感恩戴德,我们又可得利,皆由你说了算。”行,这就是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萧宁干脆利落地放手,就让他放开去办,没什么不行的。

“还是公主知臣。”明鉴喜笑颜开。他就喜欢萧宁爽快的劲儿,纵然他也是世族又怎么样,萧宁看中的就是他的本事,他的忠心,只要他做事是为大昌朝,有好建议,萧宁并不迟疑地接受。

萧宁挥手,眼下她没时间搞事,要是明鉴想搞,且由着他吧!

明鉴更喜了。萧宁明了他是个不安分的人,乐得他搞事,更是明摆着无论明鉴搞出什么样的事,都会给明鉴撑腰的架式,最是让明鉴欢喜。

人啊,这辈子可以什么都不挑,就得挑一个信得过你的人,才是真正可以为了这样一个人效力。

明鉴这心里得了萧宁一根定海神针,立刻马不停蹄的开始办事。

几方面分工而为,萧宁主要安顿百姓,助百姓重建家园,消毒方面的事,自然不敢松懈。

诸事办得有条不紊,与之相比之下,旧京城危机四伏。

***

不仅是内忧外患,旧京城自打曹根的死讯传来,朝堂早已乱成一团,好在杨眉颇具威严,加之守卫旧京城的将士更是曹根的死忠,纵然曹根身死,曹根还有儿子。

旧京城是曹根带人打下的,大吴朝也是曹根所建,曹根虽死,曹根还有儿子在,只要他的儿子还活着,活着一天,他们就绝不会允许吴朝亡了!

文武联手,杨眉面对心存异心之人,这一回也是痛下杀手,每一个,但凡不服吴朝,意图归顺大昌的人,皆杀之。

旧京城纵然兵力不够,一如萧宁所想,得百姓之心的人,可以动员城内的百姓,不计一切的帮他们守城。

简明一开始以为攻破旧京城绝不难,毕竟兵力悬殊,他怎么可能攻不破一个旧京城。

之前萧宁派来兵马那不是因为人太少了,一时应对不上,故而才只能围而不攻。

然而简明率领五万兵马前来,发动强攻,虽然将士伤亡不重,一直无法攻入城内,这结果颇是让简明不愤。

程永宜作为一个跟在萧宁身边的人,正式领兵也就是救人救灾,护送百姓回来,正好碰到简明退兵,看了半天,没能忍住地同简明道:“简将军,想破旧京城,不宜强攻。”

败阵而归的简明,心里急得都冒泡了!

想他和萧宁之前说过什么话?以为旧京城唾手可得的。结果一照面吃亏了啊!

简明不禁自我反省了,果真是天下人才辈出,他当年在青州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要不是碰上一个萧宁是仁厚的,压根不想取人性命,只想用人用得踏踏实实的,他这条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之数了。

一眼扫过程永宜,简明想啊,这人能跟在萧宁身边,看起来好像有些本事。既如此,他会不会有什么良策?

“那你说说看,不能强攻,该怎么办?”简明就纳闷了,都说兵败如山倒,看曹根都死得透透了,怎么旧京城的守卫还这么严?攻都攻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