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劫富来济贫(第4/6页)

可听萧宁的意思,一旦他们不肯借粮给萧宁,不肯让萧宁安抚山民,此后山民下山,无论山民做任何事,萧宁都会不管!

那可怎么行!

想想自个的家底,越想越是让他们内心不安之极。

权衡之后,究竟是给萧宁一些粮食,或者是让山民下山将他们的家底全部抢走,谁都知道如何选择。

“小娘子要多少粮食,给我们一个数目,我们必然想方设法为小娘子凑齐。”自私的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

萧宁听完之后,甚是满意,“我就知道诸位都是胸怀天下,为安天下不遗余力的人。”

赞许人的一句话,好似方才威逼利诱于人的并不是她。

“诸位回去准备着吧,我得等山民那边报来确切的人数后,才能告诉诸位,我需要多少粮草。

“诸位可以放心,这些粮草都是借的,有借有还,明年的这个时候,定以还之,不会叫诸位白给。”

萧宁郑重的保证,想安抚这群人。

可是,她之前那一副你们要是敢不给我粮,我就敢放山民下山生吞活剥你们的阵势。

她说还不还的,为了保障家底,纵然这些粮食萧宁不还,世族们也绝不敢不借。

“是是是。”可是不管内心再怎么腹诽,面对萧宁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也只能不断的附和。

“以水代酒,我敬诸位一杯。”萧宁看着一群人便秘脸,偏有苦难言,不想给粮却不得不给粮,内心那叫一个舒爽。

就知道这么一群东西欺软怕硬,但凡有什么事落到他们头上,他们最是怕死,跑得也最快。

从前山民抢掠的是百姓,他们叫嚣着平定山民之乱,不过是声音大罢了,要说出力是绝没有的事。

也是啊,毕竟从前的梁州刺史可以无视百姓生死,但绝不能不顾这些世族。这就是世族的特权,也是同为世族出身的各刺史们无需多言的默契。

从前所谓世族间无言的默契,到萧宁这里都将被瓦解。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想要得到庇护就得出力,再没有一味的索取。

梁州世族们灰头土脸的离开,旁边的南宫致远有些忧心,“不可不防他们逃走。”

逃走说得难听了些,更贴切的说是举家迁居。

萧宁听着微微一笑,“盯紧他们,一旦发现他们想逃,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假扮山民,抢!”

哎哟!南宫致远很想捂脸。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萧宁做这些事,怎么能那么得心应手呢?

观萧谌行事虽然也不拘小节,但绝没有萧宁这么随机应变。

一众人听到萧宁的话,已然秒懂。

要是梁州世族们不跟萧宁斗心眼,乖乖的将粮借出,有借有还,萧宁言而有信,绝不贪图他们的粮。

可是如果他们以为明的斗不过萧宁,暗地里打算勾肩搭背逃离梁州,那就怪不得萧宁把他们全都一网打尽。

贺遂已经在心里默默的给萧宁补充,你莫不是打算让人假扮山民,一旦遇上逃出梁州的世族,即抢掠他们的粮财,把罪名都扣到山民的头上,这些世族要是回头找你哭,你还得扣他们一顶逃窜的罪名?

有何不可呢?

萧宁脸上洋溢着笑容,“还真是期待他们出逃呢。”

也就验证了贺遂心中猜想完全正确。这些人乖乖借粮也就罢了,若是不肯借,非要逃,就别怪萧宁抢了不还。

从本质上萧宁还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面对守规矩的人,她也守规矩;可一旦碰上一群不守规矩的人,那就别怪她不守规矩。

很快梁州世族给出了反应,的确有人出逃。

那就不用说了,萧宁立刻让人假扮山民。正好上回俘虏的山民还在,夺了他们的衣裳,穿上不发一言,谁还能辨别得出是真山民还是假山民?

抢回来的粮草和财物一看,萧宁眼睛都亮了。

至于被抢的人家哭丧着脸往回跑,求着萧宁给他们做主,一定要从山民手中抢回属于他们的粮食和财物。

萧宁这位黑心人,面对哭哭啼啼,一把鼻涕一把泪,说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的人,压根不当回事。

心里高兴,萧宁面上沉着的问:“阁下为何连夜逃出梁州?这是觉得我庇护不了你们?还是认为我问你们借粮是要抢粮,你们宁可举家逃出,被山民抢去财物,也不愿意借我应急之用。”一番质问,那叫一个义正词严。

哭得正难过的人声音戛然而止!

对噢,他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萧宁才问他们借粮,他们转头就跑。跑了被人抢了粮,还回来求萧宁为他们主持公道,哪来的脸?

终究还是兔死狐悲,旁边跟着一起来的世族,小心翼翼向萧宁试探的道:“小娘子。山民如此猖獗,理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