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进则必退(第2/7页)

可是,为了所谓一人之恩,任由韩靖这等无.耻小人长命百岁,玩.弄权势,于扬州雄据一方,称王称帝,何人咽得下这口气?

“吾一人之恩,重于天下?重于天下公道?萧氏不该将那恶贯满盈者诛之?”萧宁在这个时候又提出这点疑惑,想知道是不是那位灰衣男子以为,萧宁一个人的恩情竟然如此之重?

“自然不是。”灰衣男子连忙否认,自知此话不可接。

乱天下之人,令天下生灵涂炭,多少人恨不得将之除之而后快,天下共伐之人,若因对一人有恩,而令天下人放下这份仇恨,无视因他而枉死之人,凭什么?

萧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此,阁下还有何疑问?”

必须得说,家里人靠谱,别管外头的人再怎么想坑萧宁,都无机会。

因莫忧的身份,萧宁一再遭受非议,而萧宁今名扬天下,天下人皆知其能,那些满心只有私利的人,最是见不得萧宁这样不受他们控制的人,费尽心思,想方设法都要让萧宁难受,最好能借此控制萧宁。

瞧,马上有人冒头,表现得最是迫不及待。

扬州诸事,萧宁方得消息不久,这就有人知道,可见有多少人盯着扬州。

萧宁迎对质疑,有理有据反驳,叫人再想拿捏她,就这点本事,怕是不成。

“并无。”灰衣男子再次受到众人目光洗礼,似在无声地询问,你竟然如此鼠目寸光?

萧宁低下头微微一笑,很快抬头道:“请诸位在书院中修书著作,本意想请诸位以古之理,融汇贯通,与民而知礼,天下共守礼。礼,非于表面,望请诸位能秉承公心,以令后世称颂,纵然天下因小人而乱,然诸公为重建天下之公心呕心沥血。”

这么一顶高帽子给人戴上去,萧宁更是朝诸人一道作揖。

“天下文明,后世传承,都系于诸位之手,诸位责任重大,万望能言传身教,教化万民。”萧宁着重点了言传身教四个字。

何言眉头轻挑,这四个字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不过,观萧家父女从来的行事,倒是一个说得出做得到的人。也正因如此,才有资格要求旁人。

“必不负小娘子所望。”何言自问可言出必行,答应得分外的爽快,引得萧宁多看了他几眼。

何言面带笑容,他也是叫萧宁委以重任之人,难道萧宁以为他做不到言传身教?

当然不是。于这么多男人中,认为对女人不需要守约的人几何,萧宁难道不知?

既知,更明白何言难能可贵,和姚圣皆如是。

何言的承诺,落在萧宁的耳朵里,叫萧宁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诸位入书院修书多少时日了?”笑归笑,事一样样的解决,这会儿萧宁走到一众书堆前,竹简堆积成山,四处蒲团周围同样堆满各种各样的竹简,可见在此奋斗之人每日翻阅之书几何。

萧宁取过案上似是新写的纸张,不难看出上面的字并不好看。

这倒也是,毕竟刻字和写字总要一个过程适应,不是所有人都能极快适应。

萧宁仔细翻看,才发现身后之人无人回答,“嗯?”

满是不解,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一众人其实是看到萧宁的动作,他们竟然都在不自觉间让出一条道,让萧宁畅行,反应过来的人颇是懊恼,故而都没听到萧宁的问题。

何言亦是面上一僵,该怎么说呢?就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萧宁一动,才迈步,哪怕不曾言语半句,无端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等他们反应过来时,人已经让路站到一旁。

不由多看萧宁几眼,这位小娘子上过战场,能调动千军万马之人,气场这回事,真不能不服!

萧宁并未察觉异样。何言答道:“有两月有余。其他人时间略有差别。”

想掩饰这不自觉退让的尴尬,转念又一想,有何尴尬的,萧宁若是连这点气场都没有,如何镇得住这诸多牛鬼蛇神?

何言思及此,便不再觉得有何不可,与萧宁轻声地道:“小娘子命人改善制纸之法,活字印刷术,惠于千秋。不知可有幸见一见这位高人。”

“有何不可?人就在书院。只是素日他埋头苦干,不爱出门,想见他,请他出门甚难,上门寻人,定能一寻一个准。”何言并不轻视改善制纸之法的人,落在萧宁眼里,何尝不让萧宁另眼相看。

读书人总是难免有些傲气,以为天下间值得他们尊重的只能是读书人,从未细细想过,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并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

额,当然,这样的想法谁要是说出口,必不为天下所容,但萧宁总是对有这种想法的人多以看重。

她想做的事,需要培养的正是更多这类的人,不以人出身而定一人品德,不以性别而轻视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