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不妥三思(第2/2页)

除去此事之外,总归祖父一直都待她不薄。他一生信念忠于皇室,圣意在他这里本就如同天令。且前世皇帝此举亦有试探在其中,祖父几番抉择之下,终是难以违抗,不再言否。

祖父如此态度,起初她也意外怨怼过,之后许是放开许是心冷,反倒不那么在意了。

只因她明白祖父并未想过去靠她谋取什么富贵权势。

只是她的份量,并没有重到可以让祖父为了她一人,而带着整个纪家去触动圣鳞罢了。

且入了宫,好歹也是妃位,若得荣宠还能保一世贵华。多少人眼巴巴地想要着她这份“圣眷”。

如若去怨恨,她必将始终被禁锢在此事与过往所有的偏宠之间,挣扎无度,除了徒添自己心累,并无他用。

所以她不怨他,只是失望罢了。

……

如同为了印证纪初苓心底的担忧一样,她所顾虑之事,最终还是提前发生了。

只不过这事发生在过了两日的朝堂之上,而她远在自己的院中,暂时还不知道罢了。

康和帝这日如往常那样议完了政事,将退朝之际,忽然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道不日前偶遇过纪家二女,见其品行淑良,慧敏婉柔。帝心甚悦,所以有意待其及笄之后纳入后宫。

此言一出,一群正等着退朝的官员顿时就震惊地迈不动步了。

皇帝打算往后宫填人,这事就如同在平静的湖中投了块石头,还是一块巨石。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水浪。

要知自从宜妃娘娘走后,这宫里头可再没有往里添过新人了。

众人瞬间皆齐刷刷地往卫国公那儿看去,神色各异,心思不一。一个个都活络了起来。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叹息的。再说了,这类事情最说不准。谁知此“偶遇”是否真的偶遇。

虽有细心的发觉卫国公的脸上并无喜色。

但不少人心里想着,这纪大人装大半辈子忠君恪守,大多时候清高成那副样子,果然这年纪到了,也将要开始不安分了呢。

还打算把最疼爱的二孙女送至龙榻上,这下得可是血本啊。

也不知卫国公府谋算的是哪派,再者说,皇帝身子正当康健,再诞个皇子也无不可。

这纪老头心肠软硬尚且不去管,但既然隔那么久后,皇帝重新动了这方面的心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堂下暗中皆蠢蠢欲动起来。

此前皇上无心,他们即便想要往宫里头送人,也不敢触怒圣颜。眼下只要这个口子重新一开,他们往后再将自家戚女往里头谋送谋送,也就有的是可能。

有擅观帝王颜色的,此时已在捡了好听的往皇帝耳中送了。

太子也很诧异,父子君臣一场,他了解父皇的一贯行事。不知他突然要纳妃,是否还在打了什么其他主意。所以只在一旁静观其变。

但父皇他一向强硬狠厉,想来既已决定纳个女子入宫,轻易难以更改。

纪二姑娘那样年岁便要入宫,将来日子不见得多好,也是可怜了。

荣王则未将此事放于心上,纳个妃而已,有什么呢?不过那女子似乎还未及笄吧。这不说做皇帝好呢。等他将来坐上那位子,他可要同他每个岁差的嫔妃都凑一个。

唯二皇子,似乎对皇帝与朝臣作何反应都不感兴趣。听了先是惊讶了下,后便默不作声地远远斜了眼去看向队中列站的那位谢大人。

只见他微垂眉目,一脸淡然无波之状,似乎丁点不在意此事。

仿佛跟没听见一样。

二皇子一双小目看了两眼,后又缓缓将视线给收了回来。

朝上众人虽各有计较,不过都是发生在瞬息之间。

皇帝此言落下后并未过多久,只够在众人肠肚中走完一圈的时间,却见两列之中,同时有二人双双出列。

两人异口同声。

“陛下三思。”

“此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