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相机 遗落在时光里的梦想。(第2/3页)

玉兰花灯一盏一盏亮起。

“到了。”

沈又又停下脚步。

老旧的楼道里,声控灯亮起,照亮斑驳的墙壁,和年代久远的楼梯,铁扶手上的绿漆都掉了。

“那我…上去啦?”

她仰起头。

季远莞尔:“上去吧。”

沈又又往前走了两步,忍不住回头,晕黄的暖光照在少年清俊白皙的脸上,碎发被镀成了暖棕,连他黑色的眼睛也晕成一块温柔的湖。他还没走,双手插兜站在原地,似乎在目送着自己。

“拜拜。”

沈又又挥手。

“拜拜。”

少年也挥手。

她这才扯了扯书包带,重新顺着楼梯上去。

“啪——”

声控灯又灭了。

整个楼道突然暗了下来,黑暗里,似乎有某种力量滋生,留恋的、黏糊的、撕扯的,沈又又猛地回头,飞奔下楼,在少年错愕的眼神里,踮起脚,吻了下他的侧脸,而后,又像惊醒似的,“蹭蹭蹭”飞奔上楼。

楼道里传来一阵错乱的脚步声。

黑暗里,季远摸了摸侧脸,笑了声,插着兜,懒洋洋地走了。

沈又又捂着胸口回了家,靠门上时,还能听到那几乎跳出胸腔的、剧烈又杂乱的心跳声。

“啪”,她开了玄关的灯,灯亮了起来。

旁边的花橱照出一张红彤彤的脸蛋,她忙奔到窗口看,路灯下已空无一人,季远已经走了。

可脑子里,却还残留着刚才一瞬间的触感,柔软的,带着股微苦的冷香,让人想起冰原上的苦杏。

沈又又去洗手间洗了把脸,才慢慢将温度降下来。

这一静,就想起季远的生日了。

他的生日似乎在月底,该送什么呢?

季远不缺钱,任何昂贵的东西对他来说,都不稀奇,而她也无法支付得起一笔昂贵的账单。

沈又又先是将小猪储蓄罐的硬币倒了出来。

她家富裕时,她并没有存钱的概念,可等后来穷了,又攒不下来钱,数一数,储蓄罐里的硬币加起来也不过三百多。三百多能干什么呢,一块好点的表都买不上来,即使买了,他也不会带。

有什么,是能展现心意、又觉得珍贵的东西呢。

沈又又想到了顾明真发来的海报。

不会褪色的、能够永久珍藏的记忆——

她想亲自录一个DV。

有关他和她的。

沈又又记得,家里以前有一个相机,她很小的时候爸爸买的。

好一阵翻箱倒柜,最后在杂物间里找到了,印着canon的古董相机,沾了灰,老旧得让人怀疑压根开不了机。

沈又又用软布擦拭干净,相机的旧貌就出来了。

黑色的底,嵌着银灰色,机身有种时光的厚重感。

她看了下充电口,找到对应的插上,充了半小时电,按下电源键,一阵忐忑里,屏幕亮了。

屏幕定格在一张照片上。

照片上的女孩,穿着白色的蓬蓬纱裙,带着王冠,拿着个奖杯,在江城大剧院的舞台上露出了个傻兮兮的笑,舞台上红色的横幅上“江城第三届天羽杯芭蕾少儿比赛”几个字印得清清楚楚。

时光,像是一瞬间瞬回到了过去,带着发黄的印记。

沈又又轻轻抚过女孩舒展的眉眼。

她的脸上,全是灿烂的阳光,还不曾被欠债的阴影笼罩,最烦恼的事,不过是妈妈中午又强迫她吃了很多菠菜,或者又要多练一个小时芭蕾。谁能想到,在拿到奖杯后的第二天,银行的人就会来家里贴封条,一个个清算呢。

原本小有余产的家一下变得捉襟见肘,起因不过是爸爸在好友借据的担保人上签了字,好友捐款跑路,剩下五百多万的债,却全部由爸爸承担,房产被清算,最后还倒欠两百多万。

只剩下这一栋在姥爷名下的房子。

沈又又一张张相片往前翻,像在检阅过去的记忆。

有她吵着哭着不要吃胡萝卜和菠菜的照片,有她穿着芭蕾鞋在舞台上跳跃的照片,更多的,却是她参加各种表演时的录影。

这些照片和录影,浸润了时光,穿透了岁月,长久地尘封在尘埃里,只等着某一瞬间,猛然和她相见。

第一次垫脚,第一次劈一字马,第一次小跳,第一次大跳,第一次轮十六圈,第一次摔跤,第一次挫败……无数发黄的、有关于舞蹈的记忆,都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闪闪发光。

沈又又终于肯忆起,她不继续学芭蕾的原因:

没钱。

很现实。

一个连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的家庭,是没办法供起一个女孩有点奢侈的梦想的。

这时,沈又又翻到了最前面的一段。

镜头很晃,像是生手。

屏幕里的她很小,六岁,脸上挂着泪,趴在芭蕾老师的教室里抹泪,喊“爸爸爸爸,又又不要学这个,又又不要学这个!”粉色纱裙被她弄得脏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