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民国文豪弃妇的祖母(4)(三合一)(第3/4页)

至此皆大欢喜。

刘家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那什么香皂厂,肥皂厂,火柴厂,玻璃厂,水泥厂之类的厂子。

开了一个又一个。

势力更是从原先的小城迅速扩张到了周围区域,并且在本省内都拥有了诺大名声,财富富甲一方。

虽然距离刘半省还有些差距。

但也挤入了省级高层。

同时,刘安平也不断的根据他们家的发展情况,适时的提供一些新的,技术层面不高,比较容易上手的技术,增加他们家的实体业。

等到了民国十二年时。

他们刘家手里手握的实体工厂数量和种类加起来,已经能够堪堪组成一套不是特别完善,缺少军工体系的初级基础低等文明体系了。

啥叫初级基础低等文明体系?

那就是这一套初级基础低等文明体系随便往哪个偏僻角落一搬。

都足以在极短时间之内,建造出一个完整的基础工业现代文明。

可以说,只要他们再把军工体系方面的缺憾弥补上,那么,随便往哪个地方一占,都能轻松建国。

不过,他们家的发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觊觎,特别是一些军阀的觊觎,如果不是刘家及时投靠了靠近他们省的那位军阀,并且奉送上了所有产业的三成分红,估计他们家早就被其余军阀给彻底瓜分了。

……

刘家宛和别庄,地下密室内

乔木,乔木嫡子刘金海,刘家三兄弟及刘安平六人,正坐在密室内唯一的那张桌子边小声讨论着。

“奶奶,父亲,哥哥。

我们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我们必须得建立自己的军工厂和建立自己的私人军队,张大帅的胃口现在越来越大,昨天竟然直接要我们给他三百万银元,帮助他练新军。

让他再继续这么要下去。

工厂的扩张资金都要没了。”

刘安平这些年虽然没怎么管过家里的事,但是对时事局面还是很了解的,而且,她好歹也接受了六年超越时代的科技文化教育,因此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并不比其他人差,甚至比一些人还要更灵敏些。

“这点我当然知道。

可是你也看到了,我们现在商量这些事都得到别庄的密室当中。

现在家里虽然不能说到处都是那个张大帅的密探,可是数量也绝对不少,甚至有些工厂当中也有。

除了张大帅家的密探。

其他军阀的密探也不少。

要不是因为这些密探,早几年前我就开始发展军工产业了,可是李家的例子你们又不是没看到,他们家发展出了一批军工产业之后怎么了,他家刚发展好的军工产业直接就被他依附的那个军阀夺走了。

我们家要是发展。

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刘金海又何尝不知道发展军工产业,组建自己的军队,才能彻底摆脱军阀的剥削,可关键不是他们家现在被监控的根本没法发展吗?

“如果我们家继续憋着的话。

回头王家也是我们的前例啊!

王家依附何大帅的时候,发展劲头的确很猛,可是在何大帅吃了几次败仗,并且开始练新军之后。

他们王家的流动资金就基本都被那个何大帅给抽空了,后来产业更是不断缩小,如今已经彻底被何大帅给弄破产了,家里的资产也都被那个何大帅给接收练新军去了。

张大帅现在也开始练新军了。

这练新军就是个无底洞,这次跟我们要三百万银元,下次说不定就是五百万,六百万,一千万,那些外国佬的心有多黑我们又不是不知道,成本不到十银元的枪能卖我们一百银元,十几倍利润往上翻。

我们再赚钱也没军-火暴利。”

刘仁明又何尝不知道这时候背着张大帅做军工体系有多危险,可是,如今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

何不尝试性的做一下。

万一能成功摆脱呢。

就如当年陈胜吴广一般。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乔木在边上一直静静的听着他们争论,看着他们讨论如何做,才能够尽量的摆脱那些密探的探究。

结果听了许久。

也没听到个靠谱的建议。

实在忍不住敲了敲桌子,道:

“你们一个个怎么不蠢死算了?

你们的军工厂就非得建在国内吗?你们的军队就非得在国内训练吗?现在天下到处都是战乱,到哪找不到为了吃口饱饭想当兵的人。

南洋那么多的岛。

那么多的小国家。

你们就非得死死的守着自己家里这一亩三分地,死不挪窝是吧?

让人带一批钱,再带一批人。

就说去南洋那边扩张生意。

到了那就先买武器装备,有了装备之后再租地建厂子,这么简单一件事,你们非得逼逼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