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这挡箭牌我不当了(3)(第2/6页)

难道王爷不是人,就不能交朋友吗?

看着家里老老小小都护着齐王,李纲异常憋屈。

他就不懂了,明明齐王是个暴躁性子,怎么在他爹娘面前伪装得那么乖?这才来了几次,就把二老收买了。

要不是明庭是皇子,看老太太对他的稀罕劲儿,她还真想多认一个孙子……

这叫怎么个事儿!

李纲急得上火,就怕别人会误会。可头上顶着“孝”,他也不好违拗父母亲大人。

最后还是李成远劝他,说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李纲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不过,他还是上折子,老老实实地把齐王经常跑他家蹭饭的事情,汇报给了宣帝。李纲也是想请示一下宣帝的意思,希望他能管一管齐王。

李纲不知道的是,宣帝对明庭的表现很满意。

吏部,负责官员升迁,齐王真有眼光,直接挑了吏部尚书下手,不知道其他儿子还坐得住不!

宣帝折子上批复,说齐王大概是一个人住王府孤单,既然他喜欢到爱卿家里去,爱卿就多一双碗筷,别太小气。

看到宣帝的回复,李纲彻底没辙了,只能接受现实。

对宣帝的想法,明庭不在乎,他在意的是太子。

渣爹靠不住,大哥人品比渣爹过硬,他还是跟太子混吧!

抽空,明庭直接到东宫跟太子皇兄表忠心了。这辈子他就是贤王,辅佐太子,别的人他一概不认。

听了明庭这种直接又豪放的话,太子忍不住按了按太阳穴。

哪里有这样把什么都放明面儿上的?对他忠心,别人都不在乎,那父皇呢?这话让人听到还得了!

“太子哥哥,我说的是真的!”

见太子一副很头疼的样子,明庭站起来,竖起右手三指。

“我关明庭对天发誓,这辈子只忠于太子皇兄,肝脑涂地,万死不辞!除了太子皇兄,我谁都不认!”

古人重誓言,太子见明庭立下重誓,哪儿有不感动的。

“你啊你!说话也不注意,幸好孤这里没有旁人,否则会引起非议。孤知道你性子爽直,平时不拘小节,可是隔墙有耳,还是要小心一些。”

太子比明庭大10岁,对这个弟弟倒是很疼爱。

颜贵妃一直对王皇后非常恭敬,经常到长乐宫,一呆就是一天。明庭受她影响,小时候也老跟在太子身后,天天喊太子哥哥。

比起其他的弟弟,太子和明庭关系更好。

现在他亲舅舅的女儿还是明庭的未来王妃。

本来就是兄弟,以后还有王家这一层关系,他们就更亲密了。

太子这几年过得不太舒心,宣帝对他严厉的有些苛刻。

他如何不知,父皇是想让齐王跟自己打擂台。可因为明庭性格原因,擂台一直没打起来。

现在他又亲自上门解释,还表忠心,太子自然是高兴的。

如果可以,他也不希望站在明庭的对立面。

齐王去东宫,兄弟俩在书房聊了很久的消息,宣帝很快就收到了。

他本来就对明庭抱有很大期望,一直关注着这个儿子。

没想到明庭做事三天打鱼两天,刚撩了吏部尚书就不管了,现在又去东宫,完全没个章法,他这是要干什么?

哪怕是宣帝,对明庭的这番操作也是看不清摸不透。

他喊来明庭问他,明庭大大咧咧地说,“儿臣跟太子皇兄表忠心啊!”

他实话实说,宣帝反而觉得,齐王这一招很高。

他大概是担心自己跟吏部尚书走得近,引起太子的警惕,才故意去东宫麻痹太子。

“做的不错,你们兄友弟恭,朕非常欣慰!”宣帝笑眯眯地说道。

一看他的表情,明庭就知道宣帝想歪了。这种天天揣测人心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事情他能给你搞出三十六计出来。

旁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科研人员看山看水是分析物质构造,到了皇帝眼里,就是一场大戏。

难怪没几个皇帝高寿!

享受最高级的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最后还早死,真是死得很有道理!

明庭照例给宣帝推拿了一番,又薅了一些古籍和书画走,出宫就送到了王家。

宣帝心情好,也没关心明庭拿了什么,等回头一问,他头都要秃了。

挑的都是孤本,他还打算找机会给俞瑾的,怎么明庭眼光这么好?!

宣帝能怎么办?

毕竟齐王是他最“宠”的皇子,他这个父皇如果太小气,岂不是证明宠爱是假的?宣帝心疼,却还要当成没事儿人。

明庭当然是故意的,俞瑾现在的身份是陈侯的外室子,可他的屋里处处是精品,随便一样都价值千金。

不好意思,虽然你的身世可怜,但我和我娘也是无辜的。

明庭拿走的,都是反派在男主那儿看到过的。

因为俞婳和兄长关系好,反派没有因为俞瑾“外室子”的身份瞧不起他,反而很欣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