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5/7页)

毕竟是纯手工,做起来慢。

不过定鞋的人也愿意等,穿一双被外国友人夸过的鞋子,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所以这次意国代表团,算是免费给沈氏鞋铺打了个广告,而且效果还相当的好。

翟凤娇开始考虑更换制鞋设备的事,不过这事儿肯定要征得赵德厚的同意。

设备再好,买回来了他不愿意用,那也是白搭。

出乎翟凤娇的意料,赵德厚竟然立马就同意了。

赵德厚,“我手里这套设备,还是60年代初买的,当时也是为了我自己设计新款鞋子方便,所以才买了这么一套,这么多年,也确实都有点老化了,本来你不说,我也正想跟你说一下设备的事呢。”

翟凤娇,“既然换,那就换最好的,一步到位,所以我打算从意国进口。”

赵德厚犹豫了一下,“那可不便宜,而且,从外国进口,怕是不容易。”

翟凤娇笑道,“贵有贵的道理,只要设备好用,贵一点也没关系,这个钱,我还拿得出,进口的事也不用担心,我有一个亲戚,她是米国华侨,一直在跟我们国家做进出口的生意,我可以通过她来从意国购买设备。”

赵德厚心里就充满了期待,“那感情好,等新设备买回来了,做鞋也能快一点。”

翟凤娇回家后便给冯萌打了个电话。

冯萌和她丈夫,现在基本上常年住在京城,去年健健和康康过生日的时候,她和她丈夫专门从京城跑过来给两个孩子过生日。

翟凤娇和许航虽然没去京城看过他们,不过也是经常电话联系,这么几年处下来,差不多也跟亲人一样了。

翟凤娇把买制鞋设备的事跟冯萌说了。

冯萌好奇地问她,“怎么突然想起来买这个?”

翟凤娇也没瞒她,“我跟一位制鞋的老师傅合伙开了个手工鞋铺,他手里那套设备,还是60年代初买的,已经有点陈旧落后,而且磨损也严重,所以想换一套设备,我想着国外的可能要先进一些,所以就想一步到位。”

冯萌自己就是生意人,所以是很支持翟凤娇做生意的,对翟凤娇说道,“论手工制鞋,意国的制鞋技术世界闻名,他们生产的设备也是最好的,正好我们公司在意国有办事处,我交待下去,让他们先做个调查,然后你看看哪套最合适,我们就买哪套。”

翟凤娇,“谢谢冯姨,我认识一个意国的朋友,前一段时间他跟着代表团来江城参观访问,给我留了他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他家里就是做鞋的,如果有需要,你们可以联系他。”

冯萌,“那最好不过,你把他地址和电话给我。”

翟凤娇便把安德鲁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了冯萌。

虽然她跟安德鲁算是一面之交,不过她能感觉到安德鲁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起码对她没有一点恶意。

而且安德鲁家世代制鞋,对一行的了解肯定比他们多的多,有他帮忙,肯定事半功倍。

冯萌记了安德鲁的地址和电话,然后问翟凤娇,“这段时间,跟你爸和你妈联系过吗?”

翟凤娇知道她说的是沈文戎和韩曼娜。

翟凤娇,“前天还打电话,让健健和康康喊姥姥姥爷呢。”

沈文戎和韩曼娜78年回过来一次,这几年没再回来过,主要也是回来一次不容易,再加上他们两个在米国都有工作,不是说回来就能回来的。

许爷爷一直想让他们回来,他俩两个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不过也许是还心有余悸,也许是那边的工作脱不开身,所以到现在还是在观望中。

不过翟凤娇觉得,他们两个肯定会回来的。

毕竟国人都有叶落归根的思想,更何况他们两个当年也是被逼无奈才去了米国,随着国家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他们最终肯定会选择回国。

翟凤娇和冯萌聊了会儿家常便挂断了电话。

冯萌办事效率特别快,很快就让他们公司在意国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安德鲁,安德鲁一听是翟凤娇要买制鞋设备,非常热情,帮着介绍了好几个性价比比较高的设备,冯萌对他不了解,没有贸然买进,让工作人员在市场上作了调查,发现安德鲁介绍的那几个品牌,确实性价比比较高,便把设备相关参数反馈给了翟凤娇。

翟凤娇拿着这些参数去找了赵德厚,赵德厚综合考虑后,敲定了其中的一套。

冯萌很快便帮翟凤娇把设备买了回来,随着设备一起发过来的,还有几本鞋样。

冯萌笑道,“这都是那位安德鲁先生搜集的,还再三强调,务必交到你手上。”

冯萌说完还跟翟凤娇开了个玩笑,“我听说这位安德鲁先生相貌英俊,他对你这么热情,是不是对你有什么企图?你可千万不能犯错误,不然,我第一个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