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3页)

“倒是郑老师,他的研究方向就是古茶制法,挖掘过很多古茶方子,有些会拿去跟一些大的茶叶企业或者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特别赚钱,你好好抱紧这条金大腿!”

唐新岚:“……”

感动是很感动没错啦,但是,你这么埋汰你师父,真的没问题吗?

不过,埋汰完导师,周盼倒是真的跟她们俩科普了不少关于制茶工艺和茶饼的知识。

按照她们业内人的话来说,现在市面上卖的所谓名茶,基本上都是哄哄外行的,真正懂茶的老茶客,都喜欢收藏一些小众茶,比如郑嘉树一直致力于挖掘的那些早已或者濒临失传的古法制茶工艺,这就和华夏古代的手工业发展有很大关系了。

简单来说,现在市面上卖的名茶,大部分都是从茶商那边发展起来的,而郑嘉树研究的那些古法制茶工艺,很多都是古时候的贵族或者文人自己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这种茶叶一般不对外销售,而且工艺也极少流传出去,多作为礼品馈赠,而且因为品茗被视为一件雅事,贵族文人觉得把自家珍藏的茶叶拿去变卖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久而久之,那些被记载下来的古茶制法,便随着这个家族的没落而逐渐消失了。

正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而金老爷子家传下来的这种古茶制法,恰好就属于这一类,而且因为这里面还有一段“被奸人所害、好友却不离不弃、坚持履行婚约”的动人故事,就显得这茶饼格外被赋予了某种文人最为欣赏的风骨……

沉迷茶道的大多都是风雅文人,文人最喜欢的,与其说是茶,倒不如说是这些小众古茶背后的历史传说,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个故事被传播出去,红泥沟金老先生家土房子阁楼上收藏的那些茶饼,或许真的会千金难求。

“要这么说的话,你二叔只怕要砸一大笔钱了。”黑暗中,唐新岚低声叹息道。

这件事情不好做啊!

为了村里好,她当然是希望这个生意能让孙二叔拿下来,一来,有孙今妍的面子在,孙二叔绝对不会食言,而且在村子里办厂,用工成本之类的也比城里低,扶贫项目还有补贴拿呢;二来,一旦厂子建起来了,到时候物流、快递、餐饮甚至旅游都能慢慢搞起来,这就能解决村里不少就业问题了。

但是,刚才周盼那番话,却让唐新岚心里有些没底了:越是小众,价值越是难以估量。如果说十大名茶是茶叶里的奢侈品的话,那么古法小众茶就是茶叶里的高定。

唉!也不知道孙二叔能不能拿钱砸下这个方子。

“放心吧,我二叔不行,还有我爸呢,我爸有钱!”孙今妍决定回去就游说她爸投资这个,茶叶这玩意儿利润高啊,一个好方子,能传承几百年的,到时候她就可以躺在家里数钱了,岂不是美滋滋?

“要是项目资金不够,我也可以投一点……”周盼转过头来看着她俩。

卧槽!

唐新岚差点忘了,这位妹子虽然跟着导师上山下乡,每天灰头土脸的,但人家可正经是茶园的少东家,家里几百亩茶山的土财主呀!

“突然感觉我不配和你们睡一张床了。”白手起家、目前还在创业阶段的小唐老板不由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