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5/6页)

“原来如此,那齐家夫人,不提了,咱们玉州城的人都知道,真是为难寇兄了。”贾修文拍着寇正元的肩膀,一副很理解对方的模样。

寇正元苦笑:“我倒也罢,一个大男人怎么都行,就是苦了晶晶。”

“寇兄,你何必谦虚,是那许氏目光短浅,夫子可是说了,你学问最是扎实,上次也是因为得了风寒,身体不舒服,方才落榜,下次一定能高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咱们读书人将来才有出息,那许氏如此看不起咱们读书人,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贾修文宽慰道。

寇正元牵强地笑了笑:“这事以后再说吧,如今为兄找你还有一事想请你帮忙,能够给为兄找个活计养家糊口。”

贾修文不干了:“诶,诶,诶,寇兄,你这就是不拿小弟当兄弟啊!说这么见外的话做什么?你暂时遇到了困难,我先借你一些便是,等他日你有钱了再还我就是。”

“这,这如何是好?不行,不行……”寇正元不答应。

贾修文生气了:“寇兄,你若拿我当兄弟,便不要拒绝我,否则便是看不起我贾修文!”

这话一出,寇正元没法拒绝了:“谢谢,今日之恩,他日必报!”

“小事情,大家兄弟,寇兄不必如此客气。”贾修文凑过去笑着说,“不过寇兄,你们搬出齐府之事恐怕没几天就会传遍全城,这事仍由外面的人乱传,恐怕对寇兄的名声不利。依小弟之间,这事咱们不若提前将之公之于众,是非对错,大家自有判断,也不会影响了寇兄的名声。”

名声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极为重要。名声坏了,科举都不一定能参加,以后授官、升迁也都会受影响,所以古代文人大多是很爱惜羽毛的。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寇正元有些为难地说:“贾兄言之有理,只是她到底是长辈,是晶晶的生母!”

“哎呀,寇兄,你就别婆婆妈妈了,她都没顾忌你是她女婿呢,况且许氏乃是一泼辣市井妇人,目光浅薄,谁不知道?澄清了此事,于她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贾修文不耐烦地说道。

寇正元又犹豫了一会儿,说:“贾兄言之有理,那便听贾兄的便是。”

“好,明日我邀请咱们的同窗好友去明月楼聚聚,咱们先将此事告诉他们,这样一来,外面若有不利于寇兄的传言,大家也能帮忙澄清。”贾修文积极地说。

寇正元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模样:“一切便听贾弟的便是!”

——

次日上午巳时两刻,贾修文和寇正元便一起相携出了门。

两人没乘马车,而是走路去的明月楼。

到的时候已近午时,明月楼上高朋满座,半数是他们书院的学子。看到两人,一个头戴青巾的男子连忙在楼上招手:“贾兄,寇兄,就等你们俩了!”

两人信步上楼。

贾修文笑嘻嘻地环视了四周一圈,问道:“都来齐了吗?”

“没有,陆明泽和周嘉仪、姜尚明一向不参加咱们的聚会,他们三个都没来,还有两个同窗家里有事也没来。”先前那人极为活跃,笑嘻嘻地说道,“贾兄,过两日便要去书院了,你今日将咱们召集过来干什么?”

书院建在山脚下,前阵子下了一场大暴雨,雷电击中了一棵老树,砸坏了书院的两三间房子。因此休学一月,将房子修缮完毕,再重新开学。

贾修文大大咧咧地坐下:“这不是许久没见大家,咱们趁着开学前聚一聚吗?今天我做东,大家想吃什么,都随意!”

吃人嘴软,贾修文很大方,这也是他学问不怎么样,但在一群学子中却声望颇高的缘故。

“那就谢谢贾兄了。还是这明月楼做的好吃,我家那厨子做的饭太没味了。”年轻的学子笑着叫来跑堂,点了店里的招牌菜。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来,边吃大家边聊天。

很快就有人察觉到了寇正元的反常。

“寇兄,你这一个月又长高了?这衣服似乎都短了。”

听到这话,寇正元苦笑了一下,不知该怎么开口的样子。

还是旁边的贾修文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提了,那齐家嫌寇兄是个读书人,不会打理买卖,三天两头给寇兄使脸色,还骂寇兄是个废物!寇兄是个有志气的,便什么都没拿,只穿了三年前的旧衣离开了齐家。”

“啊?这齐家也太过分了吧!咱们读书人怎么惹到他们了?这些个商户,满身铜臭味,有几个子就不得了了,真以为自己有多厉害?”

“可不是,他们家能出寇兄这样的读书人,祖上积德了。那等市井村妇,目光也忒短浅了,等寇兄高中之后,有她后悔的时候!”

“就是。不过这齐家如此看不起咱们读书人,还羞辱寇兄,不能这么算了。咱们得给读书人正名,我提议,咱们一会儿去衙门,请知府老爷给咱们做主,定要让那许氏给寇兄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