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页)

有那么一刻,他都以为是自己发出了吸气声,后来他意识到,这其实是电影院里的观众们共同发出的惊叹。

阿德里安·莱恩完全是在用亨伯特的视角来拍摄这个年轻的女孩!

这就太可怕了,当她原本就生长得美貌的时候,擅长刻画女性魅力的导演还用极其细腻唯美的镜头描绘着她的青春,描绘着她从稚嫩中散露出来的渴望早日成熟的气息。

与朦胧梦幻的初恋不一样,这个击中亨伯特灵魂的少女明亮而耀眼,即便同样是暖色调,但那鲜绿的草坪,明媚的室外光,从水管里喷射出的湿润透明的水,还有夏洛特·黑兹精心呵护的花园,把一切都衬托得都更加美妙鲜活。

然而所有都比不上被镜头聚焦的女孩,她像是从那本写满了亨伯特痴念的书里面走出来的那样,栗发蜜肤,还有背脊上微微凸起的蝴蝶骨,仿佛纳博科夫是按着她描写出洛丽塔的一样。

浅蜜色的皮肤从打湿的白衬衫里透出粉,一如她那张年轻滑嫩的脸蛋一样美好,她趴躺着举起腿,轻轻晃动着那双纤细的赤足,毫不介意沾上湿漉的草芥。

一晃神,画面回到亨伯特身上了,人们都还有点回不过神,库布里克电影里苏·莱恩版的洛丽塔也一样精致漂亮,然而她就像是洋娃娃一样美,观众欣赏她的外表,却完全没有办法对亨伯特的心动和痴迷感同身受,所以库布里克塑造的猥琐古怪的亨伯特才以另一种可笑低劣的形态打动了观众。

而这个由杰瑞米·艾恩斯扮演的亨伯特则更加体面,甚至是光鲜稳重的,只有在那双紧盯洛丽塔不放的狂热眼睛里,人们才能探寻到一丝不详的疯狂。

同样都是回忆,安娜贝尔活在过去,洛丽塔却一直鲜明地存在于亨伯特的脑海里,一个是昏黄的细沙,一个是明绿的新草,谁对他更重要,谁是他更无法割舍下的

那个,一目了然。

即便看过了各式各样的银屏美人,欧文·吉尔伯曼也不禁为这种活跃的生动的青春美所打动,他当然不是在觊觎这位与库布里克电影里完全不同的洛丽塔,只是在用评论家的目光欣赏这样生机勃勃的美景。

让欧文庆幸的是,莱恩注意把握了尺度,他没有把洛丽塔的出场真的拍成亨伯特所看到的下流景象,他给予观众亨伯特看待少女的视角,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她的魅力,但是没有直接展示出亨伯特的想法,这也是欧文最担心的。

他担忧这部电影会误导观众从亨伯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完全从亨伯特的视角叙事,那么观众就很容易被带偏。

电影外的人看得惊叹不已,电影里的亨伯特就更是看得入神,他立刻就迷恋上了这位叫做多洛蕾斯的年轻女孩。

母亲叫她洛,他叫她洛丽塔。

母亲对亨伯特抱怨女儿的任性和不服管教,洛丽塔也确实如此,她把房间弄得乱糟糟也不爱整理,邋遢得穿着一只袜子就在家里走来走去,在佣人打扫卫生的时候模仿电视扮演法官,给房客送饭还要偷吃一点喜欢的芝士奶酪,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母亲埋怨。

然而亨伯特却爱死了她,所有的缺点在他看来都是牵动人心的可爱之处,就是洛丽塔偷吃他的饭菜和甜点,他也只会在发现用不告发来获取对方的信任。

“没关系,我不喜欢那些甜味的东西,你可以拿去吃。”他笑得紧张而又期待,“我甚至可以喂你。”

男人主动盛起一勺子。

洛丽塔迟疑地盯着他看,她需要确定这个被母亲招呼着住进来的男人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而他又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

最终母亲的催促声让她低下头舔掉了那勺糖浆,湿润红艳的舌头沿着冰冷的银色金属轻轻一滚,就把那些甜蜜的粘稠浆液裹进嘴中。

这个特写无疑具有强烈的性暗示意味,欧文能够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这是亨伯特给予洛丽塔的诱惑,而她上钩了,如果他能得到洛丽塔的信任,那么他当然也能得到她。

与欧文所想的不同,这部《洛丽塔》不仅没有选择致敬库布里克,也没有选择完全跟着

原著走。

那些情节在书中也许有对照的地方,但绝对不是照搬,不然欧文不会没有一点印象,他发现虽然亨伯特的镜头更多,观众听到的内心独白也都是亨伯特的,不过他们根本无法从洛丽塔身上移开目光。

她确实很美,但这种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她那张精致的脸蛋,更是因为她通过与亨伯特相处中所表现出来的年轻朝气的生命力。

她太小了,每当看到他们的互动越界,就难免引发观众的一点不适,不是对于亨伯特妄图染指未成年少女的厌恶就是对这种禁忌恋情感到好奇,可是当看到洛丽塔自以为是的天真和得意,再抵触的人们也难以自拔地被吸引着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