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3页)

“四哥,你不会想跑吧?”胤祺赶紧抓住胤禛:“好了,泡澡的时间也够了,咱们继续去~!”

“……哎?哎?哎哎哎?”胤禛一脸懵地被拖出沐浴池,满脸不情愿地被强行拖走了。他提醒胤祺是为了让他培养其他的社畜,其他的劳动力,而不是让他培养自己啊QAQ!

他试图扒拉未来给胤祺看。

却不料被胤祺一巴掌挡了回来:“未来是未来,现在咱们要做好带头作用呀!”

总归一句话:别想逃。

胤禛:_(:з」∠)_

胤祺:(=へ= ╬)_(:з」∠)_

胤礽目送着两个弟弟干(tui)劲(fei)十(jue)足(wang)地离开,忍不住笑出了声。

看来速度upup↑的日子不远了。

胤礽好奇地发问:[真的有可以几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琼州的车马吗?]那速度得有多么快啊?

仁孝皇后想着自己翻看到的画册和影像,眉宇间露出浅浅的笑容。她一字一字地输入:[是啊,那叫做飞机,或许这个咱们看不到实物的出现,只不过比马车更迅捷的方法额娘想一定会有的。]

胤禛万万没想到。

真正的间谍是——仁孝皇后。

只是新动力的想法虽然好,但是想要将其化为现实可不是一般般的困难程度。幸亏胤禛好歹的确看到过前景,多多少少还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研究。

他们决定先从原材料下手。

第一步改造煤炭——很好,燃烧时间更持久,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的蜂窝煤第一时间被推广开来。百姓对煤炭的需求量之大,蜂窝煤推广速度之快让康熙不得不从两人手里扒拉出一些官员匠人,派遣到各地督办煤厂经销蜂窝煤。

胤禛和胤祺:……

好吧,他们对这些也没有丝毫的在意,少了那么几个人也不碍事(咬牙切齿)。

胤禛和胤祺决定开始下一步的研究。

有了燃烧效率更高的煤炭,第二步自然是要改进锻铁工业。

有了更可控制的炭火,锻铁工业改革也顺理成章的成功了。问题在于还没等他们开始第三步,隔壁的戴梓先笑傻了。

戴梓曾被流放至盛京,最凄惨的时候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原本他以为自己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谁知时来运转在康熙从福建归来以后,戴梓也迎来了春天。

察觉到异国人心思迥异的康熙,也开始怀疑传教士南怀仁等人的证词。经过重新核查审理案件,被诬陷的戴梓也被宣回朝堂之上,开始负责研究更新一代的火铳火炮。

他原本只想拿点新锻材料尝试尝试,却没有想到结果让戴梓欣喜若狂。他连连上奏表示新造的锻铁能让火铳的威力更上一层楼,同时还不易损坏,大幅度提升了火铳的寿命。

新动力没有苗头的时候能有火铳重要吗?

当然不可能!因此胤禛和胤祺攥在手心里还没养热乎的人才登时被康熙扒拉走一大窝,到京城、盛京乃至山西等地置办锻铁厂。

胤禛:……

胤祺:…………

原本就痛失一批官员和匠人,而如今又又又痛失一批的两人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说实话连研究的心思都快没了呢:)

不过胤祺丝毫没有放弃的打算,而胤禛也选择了舍命陪君子,两兄弟铆足了劲研究——顺带一提他们又又又招揽了一批官员匠人进行研究。

只可惜好个月过去也依然没有新动力出现的苗头不说,反倒是锻铁厂传来了新消息。胤禛和胤祺赶到锻铁厂时惊奇的发现,在锻铁厂内戴梓竟然将废铁做成了铁质轨道和车轮,并且用马车拖拽运煤车前行。

胤禛:……

这不是火车的雏形吗?

胤祺被这突破常规的想法惊住了。

他的双眼睁大到极致,似乎想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纳入眼中。

戴梓对这个小发明还挺得意。

他抚着胡须哈哈一笑:“此乃是一名管事所提出的,锻铁和煤炭所需的量极大,劳役数量最高一天需要几百人,实在难以控制和管理。而眼前的这个只需要搬运的劳役和马夫,被管理的劳役数量减少,搬运的货物数量增加,成本也是下降了许许多多。”

胤祺围着轨道转了半天。

他发现铁质轨道坚固,铺设简单,工厂所需的轨道只需半天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跟随在旁的戴梓很得意:“下官觉得不止是锻铁厂,在军工厂和矿场采石场等地都可以推广一二。”

胤祺兴致勃勃:“还有码头放上也很不错。”

戴梓恍然大悟。

可不是嘛?在码头上需要搬运的东西更是多得多,而这畜力铁路俨然可以增加不小的效率。

戴梓和胤祺呱呱呱说得高兴。

胤禛望着简易铁路心中也挺满意——这样一来或许等真正的蒸汽火车出现之前,百姓们还能提前适应适应下铁路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