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第2/3页)

他手持起铅笔,沉吟片刻便是在画纸上挥洒起来,迅速将胤禛抛到了脑后。

胤禛长舒了口气。

他三步并两步的蹦到船尾,手持着鱼竿悠闲自在的钓鱼。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当然得舒舒服服地度过,他才不想在琢磨诗作上花费太大的精神。

一行人乘船南下。

到了杭州城以后才更换成马车朝着福州的方向奔去。离开杭州城以后的路段逐渐变得颠簸起来,马车行驶的速度也逐渐变慢。

再是美好的景色,看了一路的胤禛已经失去了最开始的新鲜劲儿。他斜靠在马车车厢里昏昏欲睡,打着哈欠抱怨着:“还有多少天才能到哈呼——”

“还有半个月。”

康熙书写信件的同时,顺便安慰胤禛一声:“上一回朕、太子和大阿哥那才叫折腾,现在这辆马车已经舒服不少了。”

这倒是实话。

欧罗巴人进贡的东西里还有西洋马车。

西洋马车宽敞舒适。

唯一让人不满的是驾车的仆役乘坐的位置居然比车厢还要高。这般目无尊卑的产物自然不可能直接使用,着工部匠人几经处理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宽长的木质车厢足够四五个成人轻松乘坐。从固定的座位到打开才能看见的抽屉柜子乃至于可以放置水桶等重物的支架都应有尽有。

老实说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间移动小屋。

要是没有它……胤禛想想就打了个激灵,只怕这漫漫长路非得要了自己半条小命。他顺势点了点头:“的确如此,而且汗阿玛还在让工部继续改良对吧。”

“没错。”康熙笑着颔首。

他放下手中的狼毫,兴致勃勃地往下说:“改良后的马车会将木质车厢改成油布的,将马车的成本持续降低,日后作为城际之间输送百姓的交通工具。”然后用来克制常年累月被把持在商人手中的运输路线。

当然最后一句话康熙没有说。

即便如此胤禛已是眼前发亮,紧接着他吐了吐舌头:“汗阿玛,既然如此的话那还得把官道拓宽一点,弄得平整一些才是。”

“没错,这路真的太颠簸了。”

“那是肯定的。”康熙笑道:“朕出发之前已经重金悬赏令工部官员匠人努力研究出新材料用来铺设道路。”

现在的官道还在继续使用青石砖。

只是青石砖铺设搬运解释一件麻烦事,铺设道路的效率一直提不起来,以至于尽管康熙一直催促整改官道,进程速度却是缓慢得很。

说到这里胤禛心里冒出了沥青地和水泥地来,就是这半途之中也不能实验也不能提出来,闹得胤禛抓心挠肝毫不称心。最后他才决定等回到京城看看情况,要是到时候工部还没有研究出个法子,自己再提出这个办法。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无聊。

睡都睡饱了……胤禛嘟嚷着无聊无聊,到最后康熙也被弄得心浮气躁。

随着车马驶入福建境内天气已是有些热了。

山林之中还有些凉风,等到行驶至树木稀疏之地温度便是一通暴涨。尤其是现在已是中午,阳光炙烤着大地,滚滚热浪让诸人汗流浃背。

车厢里也是闷热无比。

康熙反手合上扇子,敲了敲胤禛的脑门以后吩咐道:“梁九功,传令下去。天气酷热难耐今日便就地驻扎,明日再行赶路。”

梁九功恭敬应声。

随着驻扎的命令传遍整个队伍,侍卫官兵们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坐在车厢里的主子们都是燥热难耐,更何况身着铠甲的官兵侍卫们?他们小小的欢呼了一阵,先选择一块宽敞的空地,随即又开始准备安营扎寨。

胤禛和胤祉一前一后跳下了马车。

比起闷热的车厢,还是在阴凉地里吹着习习凉风舒服得多。等康熙也走下马车,就只见两人毫无什么形象可言,已经摊手摊脚瘫在草地上。

就是没一盏茶功夫两人又跳起来了。

这样的大热天偏偏蚊子工作如此勤劳,两人不过躺了这点时间到已是被咬得满头包——这是真!满头包!

康熙看了眼就笑出了声。

他潇洒地扇动地手中的象牙折扇:“朕这么一看,还以为你们两个是闯入了马蜂窝呢!”

瞧瞧这两张白皙粉嫩的脸蛋,已经是东一块蚊子包西一块蚊子包。胤祉眼皮上被咬了口现在是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而胤禛的鼻尖被咬了一口,鼻头又红又大活像是酒槽鼻了。

胤禛和胤祉气得嘴巴翘得老高。

两人气呼呼地一扭头,踢着小石子就往远处走。

山林周遭多有黑熊,老虎出没。

不用皇上吩咐,两行侍卫立刻小跑着跟了上去。

胤祉和胤禛说是闹脾气。

不过跑出一小段距离,两人的脚步瞬间慢了下来。等到侍卫们追上前他们才重新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向前走去,很快他们就见到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在河流对岸点缀着村庄和农舍,飘荡起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