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页)

冯相来契丹就是为了上尊号的事,自然不会推脱,所以从第二天起,冯相就亲自指挥起契丹君臣,准备述律太后的上尊号大典。

这天,林风像往常一样,吃过饭,就晃悠到了王庭旁边一个巨大的祭台。

这个是过几天述律太后上尊号的祭拜天地的祭台,此时许多朝臣正在彩排过几天的祭典礼仪。

说起来好笑,林风也是头一次知道,古代各大祭典,也是要提前彩排的,就比如登基大典、比如这上尊号大典。

因为大典环节复杂且需要注意吉时,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混乱,显得不吉利,因此但凡大典,不仅要彩排,还得彩排多遍,保证大典那天一点不能出错。

所以林风一走过来,就看到他爹冯相正和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站在一起,看着契丹众大臣老老实实按规矩彩排。

看到他爹身边的耶律德光,林风顿时不好过去,不由撇撇嘴,走到一旁。

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还真是他爹冯相的骨灰粉,自从他爹冯相来到王庭,这几天这位皇帝总能有事没事晃悠到他爹身边,和他爹说话聊天,简直不知所谓。

林风走到旁边一棵树下,倚着树,和周围看热闹的契丹牧民一样看着远处的祭台,实际上,却在暗暗观察契丹部落的实力。

契丹的军队和中原的军队有很大的不同,中原虽然也在说全民皆兵,可实际不是,每年只是选青壮入军中,加以训练,然后到边关轮流戍边,而契丹,因为是游牧民族,天生就长在马背上,再加上人口少,但凡男子,打起仗来就是整个部落全上,甚至有时女子也上。

所以观察契丹的兵力,不用去军营,只要看看部落有多少男丁,大体上就知道契丹最多能有多少兵力。

而这两天经过林风观察,林风大约估算出王庭周围的男牧民大约在十五万,感谢上一世的IT,他头一次发现原来用的估算计数居然还有点用。

而王庭周围都是王族和八大部落的牧民,这些可比那些游散牧民配备和战斗力强多了,算是契丹的精锐,所以林风估测,契丹如果倾巢而出,精锐怎么也得在十万以上。

当然这还只是精锐,要不知道八大部落下面,还有许多小部落,所以要凑凑,几十万大军还是能凑出来了。

而且契丹还多骑兵,林风摸着下巴,果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做了一会数据分析后,林风抬起头,看到耶律德光还在他爹冯相身边,顿时很是不快。

这混蛋一来就霸着他爹,他都快和他爹说不上话了,你说你好歹也是堂堂一国皇帝,怎么能这么黏着别国宰相呢,真是一点都不知道避嫌!

大概是林风目光有点明显,耶律德光正和冯相说着话,突然一转身,正对上林风的目光。

林风忙低下头,避开耶律德光的目光,并且心里捏了一把汗,这家伙好生敏锐。

祭台上

耶律德光看着下面的林风,皱眉,“这孩子好像是先生带来的。”

冯相面色丝毫不变,“这是臣犬子,小儿无状,还请陛下见谅。”

“犬子?儿子的意思么?”耶律德光问。

冯相这几天和耶律德光相处,已经知道这位的汉话虽然能说,但着实不怎么样,也不知道某人怎么教的,笑着说:“正是,这是中原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耶律德光很认真地记下,又问道:“朕以前读书时,常听到这个子,那个子,都分不太清,先生素来博学,朕可否请教一二。”

“陛下客气了,陛下尽管问好了。”

“孔子?”

“此儒家之圣人也!”

“孟子?”

“此儒家之亚圣也!”

“老子?”

“此道家之大贤也!”

“这个为什么和前两个怎么不一样?”耶律德光不解。

冯相细心地说:“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所创的是儒家,而老子大贤所创的是道家,自然不同。”

耶律德光似懂非懂,不过心里觉得冯先生果然好厉害,什么都知道。

“那老子,刚刚先生说是大贤的意思?”耶律德光问。

冯相虽然觉得这理解有些出入,不过还是点点头,“老子,道家之大贤。”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到近,很快,一个身体魁梧,和耶律德光长得有些像的契丹男子骑马飞驰而来。

到了祭台,契丹男子翻身下马,看到祭台上的耶律德光,直接大喊,“二哥,我回来了。”

“牙里果,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再不来,可就赶不上母亲的大典了。”耶律德光热情地拥抱自己的弟弟,抱怨道。

“我这不是去给娘准备贺礼么,看,我刚刚猎了一只熊回来,”耶律牙里果指着后面随从抬着的熊,还有许多猎物。

耶律德光看到大喜,拍拍弟弟,“好样的,不愧是草原上的巴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