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随风(一更)(第2/4页)

如今,应当能了吧。

后来,百姓们再也没有在岐安府的街上看见那个卖箩筐的残疾男人,十里村上的王叔,也好像孤身一人从岐安府离去,悄无声息,再也没人见过。

绥阳山虽然也是岐安府的管辖之地,不过那地儿就远了去,山又高又远,但是上头的景致极为不错。

要是去的早了,或是在上头露宿一夜,还能看到第二天的日出,仿佛是沐浴在云海中的金丹一样。

天边一线,拖着太阳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宋青婵听别人说的,能有如此闲情逸致的,也就是那些结伴出游的富家公子哥了。

这样来看,吴燕卿选的这地方真真不错。

山上风大,风一吹起来,骨灰就随着飘向远方。

去她想要去的地方。

赵承修一身白衣,看李如云将骨灰撒向风里,他笔直跪下来,膝盖磕在尖锐的石头上,染红了膝盖上的雪白布料。

不苟言笑的清冷男子,向着风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若非是养母,他赵承修如何能活到现在,更别提能有机会科举入仕。

但他现在能还给养母的,却只有这三个响头罢了。

吴燕卿身后事了却,宋青婵她们又得继续忙活起书院的事情来。之后书院开始经营后,必然会涉及到账目上的问题,宋青婵和刘襄只懂得皮毛,李如云更是一窍不通,趁着得闲,她便去周家请教周老爷去了。

她不仅是来请教账目的,也存了私心,想要见一见周朔。

对于这个未来儿媳妇,周老爷无有不满的地方,甚至将来周家的产业还要尽数交到她的手上,周老爷肯定是对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提及到她们即将要开办的书院在安乐街时,周老爷摸了下鼻子问:“安乐街啊,那可远了,地段也不好,一般做生意都不会去那儿,我在朝阳街上还有几个铺子和院子,你看要不要用我这?”

“多谢伯父好意,不过安乐街那里也是不错的,我们书院接纳的本就是贫寒学子,在安乐街上或许还要更合适些。”宋青婵拨弄着算盘拒绝,她垂眼,看向一桌子的账本,全是周家生意上的往来,周老爷一点都没保留,全给她看了。

她不禁问:“伯父,我和三姑娘她们开书院,开的还是男女同院上课的书院,青婵也将抛头露面,不似一般妇人。”

宋青婵咬了咬下唇。

周老爷何等精明的人,一下就听出了宋青婵的意思来。自古以来,女子嫁人成妇,大多都留在后宅之中相夫教子,哪里有出去抛头露面的?

更何况宋青婵还要去做有所争议的事情,难免会让周家觉得难堪。

周老爷哈哈笑了两声,毫不在意:“青婵啊,老爷我虽然是泥腿子出身,可从来不是计较这种事情的人。我就喜欢看别人读书,你办这个书院,我高兴着呢。再说了,我周家日后的生意也只能指望你了,哪里会去在意抛头露面这种小事呢。”

宋青婵愣了下,露出温柔的笑容来。

她虽然有过诸多不幸,尚且在襁褓之中时,母亲就离开了,她十七年不曾感受到一丝母爱;后来因为生的貌美,被许多流氓调戏骚扰,又被各种恶意的谣言肆意揣摩。

可好在,她的父亲不惜一切将她养大成人,也幸好,如今遇到了周朔与周家。还有刘襄、李如云许多人……

他们所有人,都让宋青婵感受了许久不曾感受到的人间温暖。

“噗。”周老爷在身边嘲笑一声,宋青婵抬头看去,周老爷朝着账房门口努了努下巴,“行了,今天就到这儿了,我怕你再留在这儿啊,某些人要等不及进来掀桌子了。”

宋青婵顺着周老爷的目光看去,瞧见门上倒映着一道高大宽阔的背影。

那是谁,不言而喻。

周老爷调笑的样子,让宋青婵脸上一红,她说了句“先去了”后,起身提着裙摆就从账房里出去。

正值晌午,虽说近来凉快许多,可太阳却没有一点温柔的迹象。

她从账房出去,眼光落在她的身上,明媚动人。

她出来得急,周朔又忽然出现在眼前,一个没稳,她就撞上了周朔硬朗的胸膛,皂角的味道环拥而来。

他的身上很硬,宋青婵向来都知道,可撞上来这一刻,她才知道有多痛。

撞到石头也不过如此了吧。

“青婵,你没事吧?痛不痛?”周朔慌忙的看着她撞上来的鼻尖,通红通红。

宋青婵摇摇头,“无事。”

只是鼻息间属于他的味道,却一直萦绕着不散去。

她抬头看他。

见他身穿捕头衣裳,腰挎官刀,端的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往人堆里面一站,真的是让人移不开眼。

往日里还有说他像是土匪的,看见他捕头打扮,竟然与之前完全不一样,刚正不折像是出鞘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