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4页)

光指着卫所抗倭到底不现实,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卫所,而那些倭人更喜欢抢掠那些小村镇,只有全民抗倭,所有人都动起来,才能很好的保护地方,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

离开钱县令这里后,薄春山又去了民兵团。

到现在民兵团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据点,只是先把操练场旁边的那排屋舍先征用了,这都是急需要办的事,只是薄春山实在顾不上。

薄春山将自己要离开的事告诉了吕田,又吩咐了他几件事,之后见了见其他民兵。

其实民兵团这边倒没什么大事,薄春山只是怕自己离开后,这些人懈怠下来,等到时他回来又要从头再来。

“我等着我回来时,你们能让我刮目相看。掉队的人,等回来的兵器上手,可千万莫说旁人都有,为何你没有。而且我还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们办,办成了将是大功一件,利国利民。”

一听说都上升到利国利民的程度了,民兵们不禁有些诧异,也有些好奇。

可偏偏薄春山没有讲是什么事,反而卖了个关子,说这事后续有吕田、虎娃和刀六、成子带着他们去做,等到时候就知道了。

这也算是虎娃、刀六和成子正式在民兵团里亮相,本来这事是薄春山计划好的,只是现在由于时间原因,被提前了。

等忙完这些,一个下午也过去了。

薄春山回到家,这时不光薄家人知道他要出远门,连顾家那边都知道了。

顾明也没说什么,只叮嘱他路上要小心。

这一晚上并不平静,薄春山似乎要把这半个月吃不到的一次补足了,第二天他离开时,顾玉汝还没有醒。

不过就算顾玉汝醒来,也找不到人生恼了,因为薄春山已经踏上去往萧山的路。

.

这趟薄春山去萧山,把刀六带走了,还带走了民兵团的几个人。

他的离去并没有让顾玉汝闲下来,第二天成子就来找她了,是薄春山临走前交代的。

为的是挖地窖的事。

是的,薄春山临走前卖的那个关子,就是挖地窖。

不是一家两家挖地窖,是最好县城里每家每户都能挖一个地窖。这件事他和顾玉汝早就有商量,主意还是顾玉汝出的,为了以防万一,若是他们的种种布置还是抵抗不了到时候倭寇破城,这也算是县民们最后的求生之地。

以前是没能力,也没办法做到,现在薄春山成了民兵团长,就可以把这事提上日程了。

其实成子早就在办这事,也是提前做准备,毕竟每个设想都需要现实可行才能支撑。

顾玉汝知道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相反南方并不普及,这并不是说南方的百姓就不要地窖来储存食物,很可能是形势限制。

南方潮湿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而且南方多水,这样的环境下能不能支撑家家户户都挖地窖,这必然需要懂行的人才知道。

成子最近忙得就是这事,他找了许多工匠,有一个姓范的工匠还是从明州府那边请来的,让他们看地质看土壤,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定波是一个地窖无法普遍挖掘的地方,不光是因为地质原因,也是因为地下水太多。

“这个地窖的用途其实并不是为了储存食物,而是为了关键时救命。既然是为了救命,如果没办法家家户户都有,能不能每个甲设上一个,只供救急?”

成子道:“大嫂你的意思是挖一个大的,附近人家一起用,那如此一来,保密性就不够了。”

确实如此,使用的人太多,人必然会杂,若是有人不幸被俘虏,很可能会暴露地点,到时候会牵连很多人。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顾玉汝换念设想,若是当初齐家有一个地窖,当时那种危机的状况,她一个弱女子,跑也跑不快,打也打不赢,必然不会被逼无奈往外躲藏,只会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可恰恰因为没有,她只能被迫暴露在倭寇眼下。

“就先这么办吧,能单独挖的就单独挖,不能单独挖的就在附近设一个大。春山走之前,是不想让民兵们闲下来,总是围着城跑锻炼体力,跑多了也会厌烦,不如来干一些体力活,还能帮百姓做些实事。”

顾玉汝自然看出成子眼中的疑惑,因为挖地窖这个事其实一直是她个人在主导,外人以为是薄春山的意思,可成子前期帮着做了这么多,自然瞒不过他。

成子肯定疑惑,为何她要坚持挖什么地窖,不惜花费这么大的功夫?真的有必要?

顾玉汝不想解释,也是解释不清楚,不如假借薄春山想锻炼民兵为借口,也能省不少事。

“你先去办,让虎娃吕田他们配合你,缺人就从民兵里调,缺银子就来找我。”

薄春山临走时,只带走了五千两的银票,剩下的民兵团的银子都在顾玉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