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重振河山(41)(第2/2页)

大家坐在一起,就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他们是中国的工人,中国的士兵,中国的医生。

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舒适,离开习惯,离开亲人和爱人,离开他们的家乡故土,可能会有很多“五花十色”的回答。

有人为理想而来,有人为职责而来,有人为个人的发展,有人为家庭的未来。

如果问他们,来帮一群素昧平生,肤色截然不同的外国人建铁路盖医院有什么意义,或许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

但既然来了,就要把活干好。

这就是中国人,总有一种不好形容的,一致的调性。

正如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形式不同的牺牲和奉献,或者轰烈,或者平淡。

但在中国人质朴的理解里,他们更认同另外两个词,叫做勤劳和善良。

***

宁馥带着辣椒酱坐上回总部营地的车。

宁舒英送她的那截巴西木这几天可算是受足了折腾。

——但看起来还是和刚泡在那盛水的浅盘子里时没什么两样。

宁舒英都已经对这东西发芽不抱希望了。

宁馥笑:“等回去,找个朝阳的窗台放它。”

和她们坐一辆车的杜长忠插话,“你看,这不是挺有生活情趣的?”

宁舒英疑惑地眨眨眼。

宁馥知道杜长忠说的是什么意思。

——总部营地可还有人等着她呢。

——据杜长忠那“毫不夸张”的说法,人家都快等成望夫石了!

但宁馥一直用“我是个没趣也没故事的人”来拒绝采访。

杜长忠也没对劝宁馥接受采访抱多大的希望。

只略微一提,也算是给那位执着得实在令人佩服的记者同志尽力帮了忙。

医疗队风尘仆仆,终于,距离总部营地,只有一小时的车程了。

奔波疲惫,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快回到可以放心休息的窝。

杜长忠还开玩笑,说咱们这个劳碌命,别再碰上什么意外加班就好了。

回到营地的当晚,十六枚火箭弹,砸进了中华维和步兵营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