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怀疑 兄妹之间,何须客气。(第2/3页)

这是逐客了。

沈却眼尾轻抬,口吻里带上两分命令的语气,道:“过来,坐下。”

虞锦只好老实挪过去,背对他落座。

垂在背脊的青丝被挑开,露出颈后泛红的肌肤。

她是夸张了些,但这伤也是实打实的。

男人眉心一蹙,这人是瓷器做的吗?楚澜三天一罚五天一打的,也没见这样脆弱。

沈却淡声道:“落雁,药。”

落雁微愣,忙把药递上去。

少顷,涂满膏药的手掌便直直覆在虞锦的后颈上,凉得她一个激灵,蓦地站起身,又被拽了回去。

他道:“别动。”

不知是不是今夜看了不该看的,虞锦浑身僵硬。

平日里再如何碰触,都还隔着衣裳,可眼下也、也算是字面意义的肌肤之亲了吧……

他二人又不是亲兄妹,这不合适,实在不合适。

虞锦侧身避开,下意识往后仰了一下。

她道:“怎好麻烦阿兄,还是让落雁来吧,落雁,打水给阿兄净手。”

“不麻烦。”沈却看她一眼,顿了顿又道:“兄妹之间,何须客气。”

虞锦:“……”

怎么,他也失忆了吗?

愣神之际,她又被拉回了原地,只是这么一来,便成了面对面,他的手绕到了后颈。

虞锦有些喘不上气,但她要保持冷静。兄妹,既是兄妹,这时候就该冷静才对。

小姑娘抠了抠掌心,朝他一笑:“多谢阿兄。”

沈却打量她的神色,道:“之前撞了脑袋,还疼吗?”

虞锦柔声道:“有时夜里还有点疼呢,不过已大好,阿兄不必担心。”

沈却“嗯”了声,不经意地问:“以前的事,还是半点记不起来?”

闻言,虞锦心中的弦霎时绷紧。

她眼一垂,嘴一瘪,伤心道:“记不得,一想便头疼,也不知何时才能想起。”

四目相望,虞锦攥紧手心,很是沉得住气。

那两簇忽闪忽闪的眼睫,沈却不由多看了一眼,半响才松了手,用帕子擦净手心,道:“后颈别沾水,明日记得上药。”

虞锦应了声,趁他低头之际重重松了一口气。

须臾,虞锦目送他离开,好声好气道:“夜深,阿兄小心看路。”

沈却迈过门槛的脚微顿了一下,那话里暗含的一丝喜悦,还是准确无误被他捕捉到。

他无声笑了一下,这么怕他?

=====

后头几日,王府都安分许多。

虞锦日日提着冰镇果茶去槐苑陪楚澜抄书,一来二去,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又亲了不少。

沈却闻言,并未阻拦,也没多放在心上。

他正两手撑在桌沿,细看狼仓关的舆图,门外“笃笃”两声响,元钰清推门进来。

他瞥了眼桌案,道:“王爷上回让我查的,有眉目了。”

沈却顿了下,视线上移,落在他身上,“说。”

“不查不清楚,这一查才知,虞家那些传言被编排成了戏曲,一路传唱到上京,名气还不小,唱的正是一恶毒继母趁家中主君征战未归,强逼着原配所出的嫡女下嫁的故事,且这出戏里的细末简直与虞家那档子事一模一样,其中还牵扯了兵部,这不明着说是蒋淑月那位靠外甥女下嫁谋职的兄长吗?且一旦事关朝廷,百姓自然热络,难免传得就快些,也难怪承安伯府没能拦住此等传言。不过,追根溯源,你猜这戏从何处唱起的?”

沈却没那个耐心,只冷漠地看了他一眼。

好吧。

元钰清摸了摸鼻梁,继续道:“正是原州平玉楼,一个唤作芰禾的戏子,不过据她所言,这出戏是她自个儿编纂的。”

原州,平玉楼。

沈却若有所思地蹙了下眉,“知道了,段荣,叫沉溪来。”

元钰清疑惑挑眉,叫沉溪来作甚?这与沉溪有何干系?

他问道:“可要继续查?此事有疑,怎可能如此巧合,戏里唱的竟与虞家境况桩桩件件都能对得上,这出戏,定是有人授意。”

沈却觑他一眼,见元钰清对此事热情高涨,顿了下道:“随你。”

如此,元钰清才算作罢离开。

没一会儿,沉溪便来了。

说起来,沉溪与落雁本是伺候在琅苑,眼下虽伺候虞锦,但偶有时也会被沈却叫来问上两句,她也自是知无不言,主子毕竟是主子。

沉溪上前,福身道:“王爷。”

沈却看她,直截了当道:“在原州时,是你陪虞锦去的平玉楼。”

没想王爷竟是要问此事,沉溪回想了一下,“是,那日是奴婢陪三姑娘去的。”

沈却接着问:“她当日是坐在大堂听戏,还是点了戏子?”

沉溪道:“回王爷,三姑娘当日开口便是要最好的,倒也没具体点谁。”

“来人是谁?”

“好似…好似唤什么荷,王爷恕罪,奴婢愚钝,没能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