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又是一年中元节。(第2/3页)

但是到底是变了的,比如一天到晚躲在屋里不出门的李蓁蓁,和李年怄气的吴姨娘,还有心思叵测的李丛。

李桑桑依稀听说了家中的争执,李蓁蓁不愿意嫁给沈桐,在家里闹着绝食,而李年丝毫不让步。

李桑桑没有管这件事的打算,这样想的似乎不止她一人,王氏闭门不出,李丛脸上关切,实际上是在等着看戏。

李桑桑悄悄叹口气,对家中的一切都感到有些烦躁。

但家中的这丁点烦恼和宫里的事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事。

李桑桑静静等待着宫里的变化。

接下来就是徐贵妃成为徐皇后,还有高桓成为太子。李桑桑想到李蓁蓁的姨母吴美人也会在这一场浩劫中去世。

李桑桑对吴美人只有很浅淡的印象,她看得出来吴美人是一个懦弱的好人。

虽然吴美人的去世对李桑桑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想到这样沉默的好人去世,总是让人心头有难言的郁郁。

抽空的时候,李桑桑会想一想高桓。

不是思念,只是在探究。

和高桓决裂之时,他说出口的一句话,当时李桑桑没有细想,其后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劲。

高桓说:“我对不起你。”

李桑桑知道高桓对不起她,前世的种种如今想起来,李桑桑还觉得很痛。

但是高桓为什么会对她说对不起。

只有今生记忆的高桓,骨子里隐藏着疯狂的高桓,视他人为草芥的高桓会认为他如今对李桑桑的所作所为应当道歉吗?

他在为什么道歉?

高桓身上种种让李桑桑感到不对劲的地方重新浮了起来,李桑桑只感到浑身有些发寒。

但是,如何求证?

李桑桑暂且想不明白。

转眼到了七月,李桑桑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她有一种事情失去控制的焦躁。

她一直没有打听到吴美人的事,她安慰自己,宫里的秘密不会轻易传到外面,就算悄悄死了一个吴美人,大约几个月后才会被发现。

但是这一天,她忽然听说了,宫里的吴美人触怒了徐贵妃,徐贵妃盛怒要处置她,而太后将这件事拦下来。

两方僵持的结果就是,吴美人被打发去守皇陵。

据说,是因为吴美人照料九皇子不当,所以被派去给九皇子守陵,用以赎罪。

吴姨娘和李蓁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似乎天都要塌了。

但是没人知道,李桑桑的恐慌比她们更甚。

吴美人竟然没有死?

高桓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李桑桑知道前世的吴美人对高桓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因为宠爱李蓁蓁,而对吴美人爱屋及乌,因为李蓁蓁的关系,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吴美人的墓迁到了妃陵。

他要在所有地方给李蓁蓁体面。

如果是那个时候的高桓,一定会尽量阻止吴美人的悲剧的。

李桑桑的指尖掐入手心,她迟缓地察觉到疼痛,缓缓放开,有一种迟钝的痛。

另一重疑问浮现在她的心头。

她开始感到糊涂了,若高桓还是这样珍重李蓁蓁,为什么却对自己纠缠不休?

她思考得很痛苦,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窗外,掬水从院门处跑了过来,隔着窗子对李桑桑笑着说道:“三娘子,吴王殿下过来拜访老爷了。”

她说完捂嘴偷笑,在打趣李桑桑和高樟。

但也许李桑桑的表情太过淡然,掬水笑了一下就讪讪地放下了手,然后她好奇问道:“就在书房呢,三娘子不偷偷过去看看?”

李桑桑不明白高樟有什么好偷看的,她疑惑地看了掬水一眼,但掬水看着她的表情是同样的疑惑,然后掬水叹了一口气:“三娘子,还是小孩子呀。”

李桑桑没有料到高樟在看完李年后会来到她这里。

相比她而言,高樟还是比较守规矩的。所以李桑桑根本没有想过,高樟会偷偷过来看她。

这种事,若是高桓来做,就合理许多。

将近黄昏的时候,高樟来到她的月洞窗下,他向里面喊道:“桑桑。”

李桑桑惊讶地推开了窗,她看见高樟的眼神在昏暗的时候很亮,高樟问她:“桑桑,要同我出去走走吗?”

李桑桑想了想宫里的风起云涌,她急需了解一些尚未掌握到的信息,于是她点了点头。

高樟看起来有些欣喜。

高樟和李桑桑一同走出了李府,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往南走,直到走到曲水河畔,看见黑沉沉的水上飘着许多的河灯,高樟皱了皱眉,有些懊恼地说道:“我竟然忘了,今日是中元节。”

中元节,长安人会来到河边,放走河灯,期待河灯能将亡者送去安宁之地。

所以,中元节实际上就是鬼节。

李桑桑笑了笑:“殿下,有你在身边,我很安心,是不是中元节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