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回城(第3/4页)

刘协弄清事情的经过后表示十分痛心,不管曹操平常有千般不好万般不好,但他这次的确是救了阿瑛和两位王叔。

若是他们都倒头向了曹操,那自己又该怎么办,又能倚仗谁?

说起来如今宗室当中导向曹操的原就不在少数,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刘晔如今都成了曹操旗下得力谋臣。

一想到这事,刘协都快愁死了。

等到他借着由头召唤了刘赟和刘维两位王叔,见对方都没表现什么不对,心里才稍稍放心了些。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思齐过来给刘协送几样成平带来的地方特产时,刘协依然没有从懊恼的思维当中走出来,一见到同辈的小阿妹就急于表现道:“朕听了那件事情后,在英华殿中寝食难安。朕是困在宫中身不由己,所以才没有带兵去河安城中救你和王叔,才让曹操抢了先机!”

但求你们万万不要跟朕离心啊!那朕不就真的众叛亲离了吗!

思齐摸不太准刘协的脉,还以为对方是因为兵权不在自己手上,亲人被困,只能看着别人去搭救,所以太难过了。

思齐对着刘协柔声安慰:“行军打仗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万千将士的性命都担在主将一人的身上,稍有差池便会悔恨终生。当初遇上了那样的事情,我都吓坏了呢,恨不能日后都不出门了才好。依着我说,陛下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您是皇帝,这些辛苦自然有人替您担着,您只管在宫中珍重自身便是。”

刘协就是没有现代人思维,没做过社畜,就不知道咸鱼的宝贵。客观来说,曹操对他还算过得去,虽然没有臣下对皇帝那实打实的敬重,但从不缺衣少食,在物质方面刻意为难,后来还把三个女儿都打包嫁给了他。

她不是不能理解刘协的想法,作为一个自幼受封建礼制熏陶出来的皇帝,混成这样实在不该,心中有大大的不甘。

但现如今情势如此,刘协再是不甘也没办法。

如今汉室气数已尽,接下来是群雄逐鹿的时代,距离完成大一统又要过去好多年。刘协既然玩硬的干不过曹操,那也只能顺应时代潮流,让自己活得更舒坦一些。

作为一个堂兄,皇帝对自己还算不错。思齐还是希望刘协可以要想得开,毕竟路还很长,总这么自苦下去就过得太累了。

= =

刘赟和思齐回到景园后,章氏想起来他们曾在途中经历的那些事情就有些后怕,生怕这只是一个团圆的梦,实际上刘赟和思齐已经遭遇不测。

为了证明自己所处的世界是现实而不是做梦,章氏一大早起床,让人熬了一大锅粥,叫刘赟和思齐一起过来用早餐。

这几日思齐不在家中,章氏的早餐也还是之前的老花样,虽然没什么新意,但胜在亲切,一家人在一起,一顿家常菜也吃得有滋有味。

席间,章氏宣布,为了感念上天让他两个平安回来,她决定行善积德,去城郊施粥并出钱修缮接纳流民的瓦棚,并给田庄农户再行减赋……多做好事,让神明好好保佑他们父女两个长命百岁。

这个年代百姓们过得实在是苦了些,汉室王侯也不值钱,若是刘赟没有当年搬离南宫时得了的大批家财,怕是也过得甚为拮据。

刘赟和思齐都同意了章氏的提议。

章氏心里高兴,对着刘赟道:“你迟迟不再成婚,景园里头也没个夫人,我年纪大了,精神短,阿瑛还小,不好总在外奔波忙碌,既如此,那就让后头阿姚帮着筹办罢,在你后头那些人力,我瞧着还是那孩子最是靠谱儿。”

章氏一句“阿姚”把思齐给弄蒙了,并不知道这又是哪位。

刘赟略是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章氏解释道:“是年初荆州刘表送来的侧室,你平日里不多见的。”

思齐和刘赟后院的女人们几乎没有接触,这是因为曾经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三国时期有趣的人很多,又是魏晋风流的起始时期,刘赟在外交了不少朋友,在家中弄了菜地,还要帮着曹操协调宗室关系,应对刘协时不时到来的小情绪,故而对后宅那些侍妾们兴趣不大,膝下也只有两个郎君和一个女郎。

而刘协后宅育有子嗣的侍妾也只有两个,长子刘衡的生母还过逝了,这么僧多肉少,导致大家都生了其他心思。

其中有一个侍妾潘氏,出身也相比其他侍妾更好一些。潘氏见过世面,心气儿也高,看刘赟对她们不怎么上心,便想着要抚养府上唯一的女郎思齐,到时老了有个依靠。

潘氏家里都是文化人,看不上字都认不全的章太夫人,没有想到要过来跟她商议此事,而是自作聪明想了一个计策。

先故意制造意外,让思齐置于处于落水、即将被假山滚落石块砸中等危险处境内,自己再舍身相救,弄出这样一处戏码来,让刘赟看到她对女郎的心意,再吹一吹枕边风,好让刘赟将思齐交给她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