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还是蒋赟对我好。”……(第4/5页)

蒋赟拍拍他的肩:“那你更应该努力啊,高考才能见真章,到时候让你弟弟看看他哥有多牛,不好么?”

——

这一年的春节特别晚,五中寒假也就放得晚,从二月初才开始,高一比高二、高三放得更久,有十八天。蒋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另外找了一份为期两周的寒假工。

他没再去送水,而是在天阳百货的一家面馆打杂工。

这份工作是贾小蝶介绍的,面馆的老板是她朋友,春节时商场人流量大,女老板不舍得歇业,但很多员工回了老家,只能招几个学生来帮忙。

蒋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连身份证都没有,老板和他说好了,他俩是姑侄,侄子寒假在店里帮忙,直接喊老板“姑姑”。

蒋赟的工作是收拾碗盘、洗碗、上菜、打扫后厨卫生,每天从早上10点干到晚上9点,日薪120块,包两顿饭。

不用在室外吹冷风,每天都能享受商场里的空调,蒋赟觉得挺好。

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做作业,复习功课,一直弄到半夜两点多才睡,第二天九点起床,吃过早饭骑车去商场,周而复始。

章翎知道他在打工,春节前,她和两个初中好友聚会,特地选了天阳百货,吃午饭时,三个女孩进到面馆,一人点了一碗面。

范欣言问:“为什么要吃面啊?好不容易出来玩,我本来想吃披萨的。”

章翎笑着说:“我突然特别想吃面条,听说这家的猪肝面做得很好。”

等面上桌,女孩们聊着天,拿起手机拍合影,没一会儿,一个穿着暗红色工作服的男孩端着餐盘过来了。

“大肠面,谁的?”

“我的。”

“海鲜面?”

范欣言举手:“我的。”

男服务生跑第二趟时,把最后一碗猪肝面端到章翎面前。

章翎仰头对他笑:“谢谢。”

头发微卷的男孩冲她做个鬼脸,溜走了。

范欣言惊讶地看向章翎的碗:“我的天啊!猪肝怎么这么多?早知道我也点猪肝面了。”

章翎看着面碗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猪肝,差点笑死,用勺子舀了几勺猪肝分给小伙伴:“你们尝尝,据说特别好吃。”

分完了,她用筷子夹面条,呆了一下,惊喜地说:“呀,还有一个荷包蛋呢!我都没点。”

“这么好?”范欣言更羡慕了,“是不是放错了呀?”

章翎转头看过去,男孩正在不远处收拾碗盘,像是心有灵犀,突然也回头看她,目光相汇,他弯着眼睛笑起来。

章翎吃完面,一直盯着后厨的门,等蒋赟又一次端着餐盘出来后,她起身走过去。

蒋赟给客人上完面条,一回头就看到章翎,问:“吃完了?好吃吗?”

“差点撑死。”章翎向他凑近了些,小声问,“我爸爸让我问你,除夕你上班吗?”

蒋赟回答:“除夕只做午市,下午2点就下班,怎么了?”

章翎说:“今年过年,我外公外婆被我舅舅一家带到海南度假去了,我妈妈医院要值班,去不了,所以我们家就三个人过。除夕下午,我爸爸说要包饺子,你要是有空就一起来,包完了你带些走,和你奶奶晚上煮着吃,你来吗?”

包饺子啊……

蒋赟沉默片刻,说:“过年,我还是不去了吧。”

“为什么?”章翎觉得很奇怪,“我妈妈下午都要上班呢,家里就我和我爸爸两个人,你又不是第一次去。”

蒋赟在思考。

章翎又说:“我爸爸说了,你不准买东西,买什么他都不会收的,就让你去包个饺子,对了,你会包饺子吗?”

蒋赟点点头:“……会。”

“太好了,我不会!”章翎很开心,“那你俩干活,我还能看电视呢。”

蒋赟:“……”

章翎回到餐桌旁,范欣言问:“那是谁?你认识吗?”

“哦,我(6)班的同学,寒假在这儿帮忙。”章翎揭开谜底,“刚才逗你们呢,我面里的料都是他给加的,他知道我要来吃猪肝面。”

范欣言呼出一口气:“怪不得,你和他关系很好吗?老实交代,是不是你的追求者呀?”

章翎故意摆谱:“才不是呢,他又不好看,还那么矮。”

两个小伙伴一齐扭头打量蒋赟,范欣言说:“还好嘛,也不是很矮,和我爸爸差不多高。”

另一个女孩说:“长得也还行啊,就是皮肤不太好,哎,他怎么还烫头?你们学校能烫头吗?”

章翎也望了一眼蒋赟,笑着说:“他是天然卷。”

不知是不是错觉,章翎总觉得,蒋赟身上起了点变化。

首先是他的声音,去年暑假第一次见面时,他还是难听的公鸭嗓,现在,声音越来越低沉醇厚,不再嘶哑。

章翎学声乐,曾经认识两个一起上课的小男孩,一个变声前歌声高亢嘹亮,《青藏高原》都不在话下,变完声,高音竟再也上不去,音准音感还在,只能悲催地走男低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