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百味人生(45)(第2/4页)

林雨桐带着她看,“一楼留了个保姆房,挨着厨房和洗衣房。洗衣房外面隔出来个小单间,挨着锅炉房。回头我想找一对老实可靠的夫妻过来,帮着打理。这家里确实没有人帮忙打扫不行。爷爷奶奶住主卧,隔壁的那间给舅爷留着。书房还是老样子,当时打造的落地窗,我觉得特别好,玻璃有些裂纹,为给整面墙都换了玻璃。我爸住二楼,您跟我二姑小叔他们的房间都在二楼,预留着的。我们和孩子住三楼,再网上阁楼也装修了,不管是活动还是当客房,都可以。”

大姑给予肯定,“我是觉得,单看房子,还原度在百分之八十。”

这就可以了!

林雨桐又细问窗帘用的是哪种面料,哪种质感的,剩下的就是一点一点的添进来。等添置齐全了,估摸着怎么也得到过年吧,“咱今年回来过年?”

那感情好!

夏文心也就问起了工作的事,“要是年底住进来,你跟元民的工作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了。元民奔着挣钱去的,我的意思呢,你就不能不要工作。你不仅不能辞了工作,还得挑出你们系统那个圈子……你要知道,这生意越做,越就离不开一些关系网。我就是再清高,这个道理还是懂的。这不是说你非得用这关系干啥,但是你没这个关系,就是不如别人有优势。我们这一辈里,有你小叔,有你二姑夫。可到了你这一辈,你二姑家的那几个也悬,将来出来能比你二姑夫走的更远的怕是没有。所以,你得慎重考虑。”

嗯!说的倒也是实话。但这得分人,四爷真不需要。

不过两人都没有辞职的想法,要不然林大牛也不能放心。毕竟嘛,做生意有风险。俩口子总得有一个守成的,才能避免不可预知的风险。

如今不用四爷出头也可以的事,他就没有想出头的念头。刚好,赶上了省农业学院跟几所大学合并,成立了省农林大学。县里的农校想跟人家挂靠,压根就靠不上。又是四爷帮着跑的,将农校所属的试验站,挂靠上了。所以试验站就打着人家大学的旗号。如此合并来的大学,各个学校的人员会整合重组,四爷就搭着这趟顺风车,进入了农林大学。因着试验站的很多后续工作没完成,他只是在这边交接工作。也就是说,他的人事关系,已经调走了。

而林雨桐打算明年开年去警官大学,做射击教员。

这事说了也不是一年了,那边要人也要了两三年了,这次决定过去,时间给的很宽松。

暑假嘛,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疯玩。没有他们玩不到的地方,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也是能休息了。可对于一直带着毕业班的林大牛来说,暑假特别煎熬。他现在是县城里的金牌高中老师了。头一年当教务主任的时候,林雨桐和四爷说,他应该主抓任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人家抓了,抓了的结果是,高考的时候好几个年轻的任课老师跟学生一起进考场,然后考上了。这些人都是当年的老三届,头一年没考上,被抓了一年之后,别管是大专还是本科,基本都考走了。然后每一年林大牛的带的补习班,都有学生考中。别管是好的坏的,本科的,大专的,中专的,加起来二三十。以现在这招生比例来说,这是很不错的成绩。

今年林大牛带的补习班里就有个特别的孩子――齐天圣。

小美的继子,齐大友的儿子。这孩子头一年大专其实能上,但志愿报坏了,没被录取。今年补习了一年,人家考上本科了。到底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小时候在家里进进出出的,就是这小子。他也胆子大,中午吃饭有时候都去林大牛的宿舍混饭吃。晚上那边不住人,他就住那边。周末不想回了,就来家里学习,顺带混饭吃。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这回考上了,张寡妇亲自来了,说是家里摆喜宴,不去不行。

那就去吧!真的,出这么一个大学生,那真是村里的喜事。

到村里那叫一个热情,大家觉得吧,林大牛和金元民还是给大家办事的。就像是那个刘伍,毕业了留在县农业局。就像是齐大友家这个小子,没林大牛给私下里补课辅导,也靠不上去。

齐天圣报了电力学院,就在省城。小美拉着林雨桐问去大学该准备啥东西,一样一样的问的非常仔细。

有考上的,就有没考上的。小叔家的那俩儿子,都没考上。一个是补习了一年了,还是没戏。一个是应届的,有没考上。

这就是很严肃的一件事了!以前不上大学大家也觉得没什么,但现在这,考不上大学就是没出息。小四婶哪里受的了这个?尤其是大家都说,“你们家孩子的爷爷是教授,孩子肯定考的上。”

老大去年没考上,她怕人笑话,只说是志愿没填好,成绩过线了,但没被录取走。今年这距离录取线还差八分,老二更离谱,差了三十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