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李二凤穿完颜构28(后世番外)(第3/4页)

“更为难得的是,世宗虽为男子,思想却并不保守。郑太后及一干帝姬、宗姬、命妇被赎回京,却没有被钉上耻辱柱,而是被世宗恩待,长者奉养,年轻女子许其改嫁,并不限制其出家。驸马王昪施暴于公主,世宗闻之,并没有一味劝和,而是严刑峻法将驸马处死,以儆效尤。”

“后世有人因此批评世宗暴虐,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正因为世宗用严刑峻法刹住了高门、民间对于北上女子失贞的嫌恶和责难,才使得北宋风气为之一开,一改先前的保守与封闭,方才有此后妇女地位渐高,贞洁观念逐渐淡化的转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世宗品性中最为可贵的一点,便是不曾被权力所腐化,更没有如同前代皇帝一般,临死前表现出种种不合常理的举动。世宗之前并不是没有出过明君,他们也都先后建立起耀眼的功勋,然而伴随着年轻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恶化,他们的心态也随之变化,掌握权力的顶级怪物开始扭曲,对天下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世宗没有,善始善终。经天纬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世宗当之无愧!”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默默支持着的女人,世宗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女人,不是金国郡主白月光,而是他的原配发妻魏皇后。”

“史书记载,魏皇后出身武家,父亲是三品武将,听起来的确不凡,然而但凡了解过世宗之前大宋是如何重文抑武的,就不会觉得这样的出身有多显赫,更不会觉得世宗娶魏皇后是为了争取魏家支持,借魏家兵马征讨金国。”

“世宗并非徽宗皇帝嫡出,生母只是一名宫女,而徽宗子嗣诸多,他跟他的母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引人注目,这其间世宗在史书上留下的记载也很少,除去出生、赐名,以及此后跟随在钦宗等皇子之后接到赏赐之外,几乎没有记载,直到世宗十五岁那年,方才单独被史官记录一笔。”

“宣和四年春,帝幸洛阳,康王构求以怀化大将军女魏氏为妃,上允之。”

“这个‘帝’是指世宗之父徽宗,康王是世宗那时候的封号,怀化大将军女魏氏则是后来的魏皇后。我相信只要看过并看懂这行字的人,就不会相信世宗不爱魏皇后,另有什么白月光。”

“宣和四年,世宗十五岁,少年情窦初开的年纪,谁要是硬说在这之前他还有一段爱情,那我也没办法,毕竟你可能成熟的早。再看当时的背景——众所周知,宋朝的都城在东京,为什么徽宗回到洛阳去?因为当时洛阳发生了一件奇事。”

“据记载,当时洛阳百慧园中的牡丹一夜之间全都开了,官员上报之后,徽宗以为大吉,他是修道的,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于是就带着一干亲信、皇子、宗室到洛阳去,并为此赋诗行宴,赏赐百官,可想而知,这时候他的心情是非常好的,而世宗这个不被父亲重视的儿子,就选在这个时候向父亲表明了自己想要娶妻的意愿,徽宗可能都没有多想,便点头答应了,不得不说,世宗是煞费苦心。”

“电视剧《大宋赋》里讲世宗娶魏皇后,是为了魏家的兵权,这更是滑稽可笑。第一,世宗之前北宋对武将的打压非常严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魏皇后的父亲根本不可能手握军权,割据一方,第二,魏皇后父亲的记载多见于神宗、哲宗两朝,钦徽二帝时反而很少,《宋史》后妃列传中魏皇后的记载,也几次提及世宗与妻子往魏家去探病,由此推论,很可能魏将军身体有恙,卧病在床,早年征战沙场,徽宗时便已经赋闲,何谈掌控军权?”

“根据《宋史》留下的记载,世宗兄长们的妻室都出自文臣家族,唯有世宗之妻出身武家,要知道在那时候,亲王娶一位出身武家的王妃,很可能是会被人取笑的,然而世宗还是坚定不移的做了,难道这还不算爱情?且终世宗一朝,魏家也不曾出过实权武将,如果魏皇后的父亲当真是实权武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几方面综合下来,说世宗是因军权而娶魏皇后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成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世宗与魏皇后的记载都是同时出现的,他们一道离京去戍守皇陵,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平静而美好的岁月,并且生下了一双儿女,夫妻相敬如宾,分外和睦。宣和年间宋人写的见闻小说里,记载了康王一家出门游春的事情,王妃怀抱幼女,康王使世子坐其肩……”

“魏皇后的识见与胆色并不逊色于男子,年幼时便颇不凡,靖康之变时世宗往南京应天府继位,她催促丈夫先行,自己怀携子女上京,途遇盗匪,却临危不乱,指挥扈从将其杀退,从容前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