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老地方(第2/3页)

寒暄交谈一番,小谢先生便说,这房子他们要价四十万。既然是在这里住了几年的旧识,报的就是底价,冯妙和方冀南能要的话他们也没必要再去挂中介了。

看来谢家人虽然许久不在国内,回来后对国内的房产行情还是做过了解的,价格跟冯妙和方冀南预期的差不多。

并且正房客厅这一套红木老家具,谢家人反正也带不走,都跟房子一起送了。这么一看也不值当再砍价了,也许还能硬砍个几千下来,可人家都这么说了,再砍就显得有点不大气了。

夫妻两个于是拍板:买了。

冯妙来时带了一万块钱,当场就签了字据交了定金,约定半个月内交款交房。

一星期后方冀南便把四十万房款交给了谢家人,谢家人也是会做事,当场又退回来五千,说是听说他们挽留刘大爷和刘大妈继续居住,都是厚道人,怎么都得让个人情面子。

皆大欢喜。冯妙买了这房子是真心喜欢,一边跟租住的房主提前打招呼农历二月底退租,一边过完年就着手开始拾掇房子,提前做好安排布局。

他们也没那么多时间,请了工人修缮打扫、重新粉刷一下,改建卫生间和厨房,该添置的东西添置一下,两人不来,刘大爷刘大妈就自告奋勇帮他们看着,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

三间东厢房保持不动留着刘大爷和刘大妈住,三间西厢房南边独立的一间改建成洗澡间,装了抽水马桶,洗衣机什么的都放进去,北边连通的两间改建成厨房和餐厅,原先他们租住时用作小厨房的盝顶耳房当储藏间。

五间正房两侧各带一间耳房,两个大人自己住了两间正房,从里间出来就是客厅,丫丫住了西首东侧一间,西侧两间正好给兄弟俩,至于他们要怎么住、还分不分,那就随他们自己了。

兄弟俩似乎就没怎么商量,默契的决定一人一间,于是便给他们分开布置。

出于方便考虑,他们原本单位的房子里家电、床和厨房之类的就没怎么动,方冀南离得近,起码还能过去午休,加班晚了也可以住下,所以那边就没什么要搬的了,申请了电话移机。五口人的衣服物品基本都在现在租住的房子里,离得不远,搬起来也简单。

过了年,90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星期天,好日子,搬家。

搬新家开伙,方冀南领着二子和丫丫收拾东西,冯妙掌勺做饭,蒸了一大锅馒头,豆腐烧肉、蘑菇炖鸡,烧了一条花鲢鱼,蒜苗炒鸡蛋、萝卜肉圆汤,四菜一汤齐活了。

老规矩,冯妙炒菜时把豆腐烧肉、蘑菇炖鸡装了两个小盘子,打发二子先给东厢房刘大爷和刘大妈送去,回来时一手端着一大块豆腐、一手抱着棵大白菜回来,说是刘奶奶祝贺他们搬家的。

丫丫坐在椅子上抓着小勺晃悠腿儿:“二哥,为什么要送豆腐和白菜呀?”

关键还都是生的,那么大一棵生的大白菜,正吃饭送给他们,丫丫想说这也不能吃呀。

“这叫发财有福。”二子道。

“为什么白菜豆腐就发财有福呢?”一年级的小孩子还是没明白,

“笨,”二子给她解释了一下,“白菜,百财,豆腐,有福,连起来不就是谐音发财有福吗?”

“噢,”丫丫摇头晃脑地点点小脑袋,反驳道,“我才不笨,我就是一下子没明白,老师都夸我聪明了。”

二子被她认真的样子逗得乐了一下,随手把一块鸡腿肉丢进她碗里:“嗯,你不笨,好好吃饭就更聪明了。”

大子果然星期天补课,二子带着丫丫收拾零碎东西,两个大人是搬家主力军,虽然请了两个帮忙的师傅,可也累的够呛。晚上大子下晚自习就径直回四合院来了,一进屋笑眯眯招招手:“同志们辛苦啦!”

“滚你娘的!”方冀南笑骂,“我们都累死了,就你没干活,你自己去热饭吃吧。”

“我上课也累呀,一天刷了五六张卷子。”大子嘴里说着,转身跑去厨房,看看汤锅里有萝卜肉圆汤,就先端到灶上热了。

二子伸头进来说:“那还有剩的菜,你看看热哪个吃?”

大子把炒锅开了火,看看桌上的菜便把蘑菇炖鸡倒进锅里,嘴里斥道:“沈小二你会不会说话呀,以后不许说剩的。”

“那说什么?”

“要说专门给我留的。”

“行行行,您讲究,专门给您留的。”二子笑。

他哥自从上了高三,学校抓得紧中午不让回来,也就早饭在家吃,午饭晚饭都在学校吃食堂,直到下了晚自习回来加个餐。所以除非妈妈有空专门给他做点儿,不然他每天晚上吃剩的……更正,吃留的饭。

半大小子肚子就是个无底洞,下了晚自习饿呀,大子喝了一碗萝卜肉圆汤,吃了点鸡肉,摸摸肚子觉得踏实了,美滋滋把小时候住过的院子溜达一遍,从外院溜达回来,洗漱收拾,兄弟俩各进各的房间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