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白发佛子平日总是独自一人,如今他身边来了一位姑娘,小崽们都很好奇。

“唔?你们这些小崽不要打扰小姐哦!小姐在治病!”

几只小纸人从如意袋里爬出,它们站在这些小松鼠小兔面前,个头比小动物还小。

但小纸人浑然不觉,双手叉腰指点着。

其中一只小松鼠歪着头看着那小纸人,便将小纸人一把抓起,放在了自己头上。

“叽叽?”

“嗷?你要带我一起玩吗?好的哇!”小纸人听懂了这叽叽声,顿时倒戈,也不管宋娴了。

于是这片浮在泉水之上的土地,一群小动物便与小纸人一同追跑玩了起来。

莲华则时刻看着宋娴,若是她微一皱眉,莲华便也蹙起眉尖,若是她嘴角带笑,莲华便静静地看着,像是在看一朵盛开的花。

莲华小时也曾与人这样面对面坐着,不过是村中孩童喜欢围成一圈听故事。

说故事的是村中的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总是有许多故事可说。

孩子们便在傍晚回家吃饭前,到村尾的凉亭那坐着,听老奶奶说故事。

莲华每次也去,他听着老奶奶说关于花的故事,天空与大地的故事,远古神佛的故事,到了吃饭的点,要家里人叫许多遍,这些孩子才会依依不舍地与老奶奶说再见。

【你们总跑到凉亭那玩什么呢?听故事?老奶奶讲的?什么啊……】

大人不太明白,只催促着他们回去吃饭。

唯有莲华静静站在凉亭外,看着端坐在凉亭中,姿态优雅面带微笑的老奶奶。

“今日故事听够的话,可否与我返回佛国?”

一名生着长眉的老僧人站在莲华身后,淡淡开口道。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老奶奶,念了一声佛。

“她已死了数百年,再过百年许能成为一方土地。”

莲华点点头,村中的孩子不知晓,但莲华是知道的。

他们一直都在听亡者的故事。

这名只现于孩童面前的老奶奶,已说了许多年的故事,她是孩子们的玩伴,保护神,亦是大人眼中的空无一物。

“我去佛国做什么?”莲华不解地抬头望着那名僧人。

“因为上代佛子死了,我来接你。”

僧人伸出手指轻点莲华额间,一粒鲜红的吉祥痣便缓缓生出。

莲华在这瞬间,明白了自己为何生来知晓佛法,为何能见妖魔鬼怪真身,为何邪祟不侵,为何他总是远远站着看人,难入人间。

“上代佛子为何死了?他寿数不到八百。”莲华问道。

僧人便垂眸念了一声佛号,才缓缓说道。

“因为谢夷。”

莲华随僧人告别父母,于月上柳梢之时离开了村子。

莲华的小伙伴们不知晓莲华离去,当然亦无人送别。他仍是回头望了一眼,便看到那给孩子说故事的老奶奶站在村口,正朝他挥手。

这一走,莲华就再也没有出过佛国。

因上代佛子早早死去,莲华便被净尘佛国看得很严。

莲华便只能在佛国中修习经文,待到十四岁时,就受了上代佛子的佛指,传了修为。

只是受遗骨时,莲华全程被蒙着眼,并不知晓上代佛子死后是何状况。

后来莲华只隐约从尊者那里听到,上代佛子入了魔。

佛子入魔,世所罕见。

净尘佛国虽是佛国,但住在里边的仍然是人。

他们不能让外界知晓,佛界动荡,佛修又有何立场再修佛?

莲华不解,修行自然,随缘,放下,以证因果,强求欺瞒便是错。

可尊者已做了决议,他小小年纪又有何可说?

莲华便问,上代佛子因何入魔?

尊者欲言又止,最后合上双目,叹息。

因为谢夷。

尊者没有直言,却递给了莲华一片白莲花瓣,若他想知晓,便探看一二。

莲华看完之后,只觉谢夷智力超绝,但比之智力,更强的是他的心性。

万中无一。

莲华未曾见这仙君一面,却已记住了他的名字。

等宋娴一来,谢夷也一并跟来时,莲华便想,许是这仙君与佛国的劫仍未过。

而眼前的宋娴,除了是莲华的逆境菩萨,又是谢夷的什么呢?

三十个昼夜过去,那一直静坐的女子终于在和风微香中缓缓睁开眼。

在她睁开眼的刹那,一点“卍”字金光在她眼中散开。

宋娴神清气爽地伸了个懒腰,一下站了起来。

“多谢佛子!我已经好了!”

宋娴朝还坐在一块大石上的莲华躬身行礼,却见白发佛子沉静着一张脸,正在细细打量宋娴是不是真的已经好了。

宋娴笑眯眯地看着莲华,莲华竟率先移开了视线。

“嗯。”莲华应了一声。

“那……请问佛子要何报偿?”宋娴不好意思地抿唇,“虽然仙君说是笔交易,但是佛子救我,大恩大德不能只说两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