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3页)

方红旗最后感叹一句,这个路真好,要是全国的公路都这样就好了。

秦清抱着花花下车,秦澜笑着走过来,把花花的婴儿车从车上拿下来,“寨子里的路都用水泥糊平了,推着婴儿车随便走。”

进山口这边,方泓特意留下一个宽敞的坝子,他说以后这里就是停车场。

胡嫂子咂舌,“留这么宽敞的地方,停几十辆车也够了吧,我们秦家什么时候会有这么多车?”

“哈哈,总会有的,有备无患嘛,就算不停车,这么宽敞的地方,用来晒粮食也挺好的。”

“对,这个地方晒粮食确实好。”

秦澜走在前面带路,“再往前就是咱们的族学,族学再往里面走一百多米就是祠堂,祠堂靠山,祠堂前面还有一排柏树,没有动,都留下来了,柏树下面修了花坛,撒了各种花种子,等夏天的时候才会开。”

秦清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看过去,她都挺满意的。

族学和祠堂周围,四面都修着房子,大大小小的,不同颜色,掩映在树丛中,看起来特别有趣味。

“我要的房子呢?”

“在这边,方泓研究了地势,在右峰山这边山脚下,有片地稍微宽敞平缓一些,他们把这一片林子清出来,前面按照你的要求修了房子。房子主结构用的钢筋水泥,其他地方都用的木材。房子修了两层,二楼前面做了一个露台,站在露台上,下面整个秦家寨都看得见。”

“后院左边修了三间房子,一个小厨房平时做饭用,一个大厨房给你留出来蒸酒用,还有一间房子用来放柴火。”

“右边只盖了一间大房子,用来放酒。后面修了一堵高墙,因为这里特别靠近山,这样更安全一些,以免有些野物跑到家里来。因为水泥砌的墙,怕不好看,我们在墙角栽种了月季之类的喜欢爬墙的花。等花藤长起来,后面这堵墙就好看了。”

后院除了房子之外,院子的地也规划的挺好,屋檐下留出了养花的地方,厨房附近还打了一口水井。后墙的地方,放了一套桌椅,夏天傍晚的时候,在院子里吃晚饭,最享受不过了。

秦清对这套房子十分满意,“工程款付完了吗?”

“都结清了。”

“今年过年等方泓他们来,我送他们两坛酒。”

秦澜笑了,她也很喜欢方泓修的房子,她也选了一套自己喜欢的,就在族长家下面一点的位置。等明年毕业了,楚瑜要去学校当老师,他肯定有寒暑假,到时候假期的时候带着他到秦家寨来,肯定很舒服。

秦澜和胡嫂子一起帮着秦清把家里收拾出来,这时候已经中午了。吃了简单的午饭后,睡一觉起来,秦清把秦澜找来,她要准备酿酒了。

家里原来酿酒的工具都在,就缺粮食。

“咱们要哪些粮食,要多少斤?”

“最好是高粱、玉米、大麦、小麦这些,如果不好买,买一些红薯凑合也行,总量嘛,至少要三千斤吧,如果能买得到多的就买六千斤。”

按照两斤半到三斤左右的粮食出一斤酒,这么算起来,其实也得不了多少酒。

秦家现在算起来有一百多户人家,一家分五斤酒,这就是七八百斤了。她还想留一些酿药酒,还要拿一些送人,这点数量一点都不多。

“好,现在我就去问问。”

秦澜叫方叔送她去双峰镇旁边的朝阳大队找李大锤。之前找他当包工头,李大锤在秦家这条路上挣了不少钱,找他帮忙买粮食,方便得很。

秦澜找到李大锤,刚提了一嘴儿,李大锤一口应下。

“要高粱、玉米、大麦、小麦是吧。”

“对,高粱、玉米、大麦最好一样能有一两千斤,小麦、大米要三千斤。先说,我只要新粮,陈粮我可不要。”

过年的时候要来不少秦家族人,都要消耗的,小麦大米多买一点不怕用不完。

“我知道,咱们都合作这么长时间了,肯定不会坑你。回头我去村里打听打听,找够粮食就联系你。”

去年他们这边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了,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要换前几年,要找这些粮食还有点麻烦,现在好找多了。

“行,你打听好了,通知我一声,到时候钱款当面结清。”

“哈哈,我就喜欢和你们秦家打交道,办事儿敞亮。”

从李大锤家出来,秦澜顺便去了一趟镇上,买了一些日用品回去。

秦清需要的这批粮食,有李大锤帮忙,很快就准备妥当了。秦家寨现在人手不够,秦清顺便雇了李大锤家几个女人帮忙,忙活了了好几天,才把粮食放到发酵桶里。

为了加快发酵,让大家能在过年的时候喝上酒,秦清想了不少办法加快发酵,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时候,才把酒蒸出来。

就等着族人回秦家寨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