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4页)

午饭后,秦清打了个盹儿,又去山上找药材,下午她没再赶兔子下山了,过段时间再来。

晚上,孩子们要去坝子上烤兔子,好多大人也跟着凑热闹。

火堆点起来,被刷上调料和香油到兔子,一经烘烤,香味就出来了。

寨子里的孩子们围着火堆打转,时不时就问一句,“熟了没有?”

看那样子,要没有大人看着,馋嘴的小孩儿恨不得冲上去啃一口试试。

秦家寨烤兔子正烤的热闹,这时,军区大院里,才下班的唐怀野望着冷冷清清的家,叹了一口气。

他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才进屋打开灯,在客厅转了一圈,去厨房给自己下了一碗面,一个人坐在长桌前,默默地吃面。

屋里太安静了,隔壁的小孩儿嬉闹的声音,他在屋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洗了碗,去院子里坐了一会儿,清清没在,他也没了饭后散步的习惯。

田雨和方若散步走到这里,看到有气无力的小孙子,方若嘲笑道,“你媳妇儿一走,我看你连一碗热汤都没得喝。”

田雨问,“你一个人也不好做饭,清清回来之前,你干脆跟我们一起吃?”

唐怀野还没说话呢,唐凯旋拉着媳妇儿,“都结婚的人了,你还管他吃饭?他这么大的人了,不想自己煮,就去食堂吃,还能饿着他?”

“天儿不早了,咱们回去休息。”

“走吧,走吧。”

可怜兮兮的唐怀野站起身,送爷爷奶奶和爸妈出去。

唐德生背着手,回头跟小孙子说,“回去早点休息。”

“嗯。”

唐怀野扭头进屋,看到空荡荡的家,媳妇儿怎么还没给他写信?

实际上,秦清已经忘了她答应唐怀野要给他写信这回儿事儿。

不过也不能怪她不是,她回来之后,每天都没闲着,哪里有空写信?况且要不了多久她就要回去,也不用麻烦族人们特地跑一趟去送信。

唐怀野每天盼望着媳妇儿回家,秦清在山上乐不思蜀。她每天过得太舒服了,除了偶尔上山找药材之外,根本不想出门。

留出做药酒的药材,她最近每天都去秦炎家,做了十二瓶养气丸,留了一半给他。族里的老人们有需要养身体的,他最清楚,养气丸都交给他安排。

剩下的她都带走,除了给爷爷奶奶的,还有山下的唐家人,她自己还要留一部分以防万一。

“清清,你去后面看看红薯发酵的怎么样了?昨天你爸去看了一眼,好像差不多了。”

“好,一会儿我就去。”

秦清找了一柄长勺子,打开木桶,搅拌了一下,发酵到位,可以上锅蒸了。

秦森问,“今年你要染什么颜色?”

“绿色?”

绿色的酒?秦森不太能接受。

夏月说,“不染色吧,我还是觉得没有颜色的酒看着顺眼。”

“行,那就不染。”

族长家开始蒸酒了,凡是入股过红薯的都赶来帮忙,当然,也不忘抱上家里空的酒坛子。

杜明先去寨子里逛了一圈,看大家都抱着一个坛子,他要是拿两个坛子去不太好,于是,他选了一个十斤装的大坛子。

杜伟业叹气,“爸!”

杜明几步跑远了,假装没听到大儿子喊他。

秦漫笑道,“今天负责分酒的是秦森叔,我跟你说,别看爸拿那么大的坛子去,肯定只能抱半坛子酒回来,信不信?”

等杜明回来,杜伟业一看,果然如此,他偷偷给媳妇儿一个赞。

秦漫微微挑眉,她就知道。

早前说好的,一家先分五斤白酒领回家自己喝,还有五斤白酒给族长用来做风湿酒,等药酒做好了,大家再去拿。

五斤白酒也不少了,今天领到酒人家,中午做了一顿好饭食,有酒必当有好肉,才是人生乐事。

下午,秦家的婶子们来家里帮忙蒸酒,大家一边忙活着一边吐槽家里的男人,“我们一群女人辛苦酿出来的酒,让一群老爷们喝过瘾了。”

“谁说不是,老娘好酒好肉地伺候着,没见他夸我一句。”

秦奶奶说句公道话,“男人们种地也辛苦,红薯种出来也有他们一份。”

“哼,要不是看在他种地辛苦的份上,我今天非要揪掉他的耳朵,一碗酒下肚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少儿不宜的话,一群女人哄堂大笑。

秦清专心地蒸酒,假装自己没听到。

不得了了,这些婶婶们简直太生猛了,秦清在她们中间,简直跟一个青翠的小嫩苗一样,弱不禁风。

上辈子没人会跟她说这种不雅的话,这辈子前十几年她还是个小丫头,也不会有人跟她说这些不着调的话。

但是她结婚后,她发现这些婶子们说这些荤话,再也不避着她。她从最开始的不好意思,现在脸皮厚的能当做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