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3页)

年后,秦清一家又去了北京,还是安生地住在院子里。四月份,王进夫妻笑容满面地上门拜访,王大嫂怀上了,孩子都已经三个月了。

“恭喜!”

“嘿嘿,我们夫妻还要多谢秦大师,要不是您,我们可能这辈子都难有孩子。”

有孩子也是好事,秦清没说多余的话,寒暄几句,才送他们出门。

秦家除了偶尔有托关系来算命的人偶尔上门拜访,秦清绝大多数时间都挺闲的。因为芳草路东边都是军区大院,买报纸什么的很方便,秦清多了每天看报纸的习惯。

报纸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新消息,偶尔还能让她震惊一下。

比如,有条新闻说,上海一位病人右手完全断离,做了手术后实现了首例断肢再植,在她上辈子的时代,这简直是神迹。

因为这条新闻,有段时间,她开始对西医感兴趣。

再比如,六四年下半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称之为核武器的东西,拥有毁灭性的力量,她顿时就觉得,自己以前搞出自制火药就沾沾自喜的样子,有点无知。

六五年夏天,报纸上说,国家要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让最底层的民众也能有看得起病。这一个举措,又惊呆了小古董。

她对这个时代真是越来越感兴趣了。这个国家几年间就能做到的事情,她那个时代的帝王,可能直至王朝覆灭都无法做到。

但好事不可能一直发生,六六年三月河北发生一场大地震,地动山摇,连秦清家里都感觉的强烈的震感。

这场地震给秦清带来不好的预感,她关上门,在家推演了一天,所有的卦象都指向前途坎坷四个字。

秦清一下子紧张起来,她有感觉,这次即将发生的难题,可能不比那三年灾害容易。

作为秦家现在实际上的当家人,她不能坐视不管。

秦清紧急招来在北京的秦家人,“从明天开始,住在北京其他地方的秦家人,能过来的争取住到这里来。不管未来遇到什么难题,秦家人都要齐心协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就像我们祖先无数次遇到灾难时一样。”

这个话说的有点重,在场的秦家人心里一下子就沉下来了。

已经十一岁的秦清,已经长成一个清丽的小姑娘,脸上没有了婴儿肥,当她专注说一件事的时候,气势更加骇人,没人会反驳。

其实,只要是秦家人,没人会怀疑他们的少族长说的是假话。他们现在想的是,将出现什么麻烦?他们该怎么应对?

“粮食,不管发生什么事,粮食是最重要的。大家最近悄悄地,多买一些粮食回来。不要心疼钱,买粮食总不会错的。”

其他的,她暂时也没有头绪,等她处理好在北京的族人,第二天她和爸妈全部回宝山县。

秦炅看到她回来还很诧异,“怎么不递个消息回来?”

秦森和夏月一脸担忧,“咱们先回家,清清有大事要说。”

秦炅心里一咯噔,顾不得手上的事儿,赶紧跟着回去。

秦清和秦炅进屋,大门关上,几个秦家人守在院子周围,不允许其他人进去。

半个小时后,秦炅从屋里出来,他还能控制住脸上的表情,叫族里的年轻人把族老们叫来。

“少族长说,推算出有大事要发生?”

秦清点点头。

“事儿不比那三年小?”

“确实如此。”

秦炅深吸一口气,还想最后确认一次,“你真的没有算错?”

秦清冷漠地看他,“你什么时候见我算错过?”

“那是没有的。”

一个族老站起来,“行了,遇到事儿咱们也不怕,咱们秦家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其他人附和,“对,怕什么,咱们早一步,就比别人多条活路。”

到这里,大部分族人认为即将可能出现的大灾难,可能和几年前的□□差不多的事情。

所以,大家开始商量应对的措施,最先提出来的就是存粮食。

“动静别太大,毕竟咱们前面住着部队的人。”

“对,别惊动了,买回来的粮食也不能存在这个院子里。”

有人提出来,“咱们是不是要给秦林那边送个消息过去,早做准备。”

是的,在秦家人心里,深山老林里的秦家寨,才是他们最后的依仗。

秦炅沉吟半晌,“不用送消息,找几个现在没有工作的族人,还有一些青壮年的妇人,让他们先去秦家寨,有备无患啊!”

“族长说得是。”

族里的人讨论着怎么做准备,秦清内心总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她觉得,她没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