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5页)

等过几天回家去,也好给老太太说说,让老太太放心,他在宁家过得日子可好了。

宁桃道:“那是当然,要不然给你量尺寸干嘛,总不能逗你玩吧。”

宁桃原以为,柱子那边的消息起码得过四五天,等宁少源他们抓刺客这事结束了,柱子才能把消息带回来。

岂知,第二天,刚用过午饭。

宁桃在院子里和宁香一起踢键子,董玉就来了。

董玉和宁香年纪差不多,小时候还经常一起玩,可惜后来宁少源入朝为官了,董家人才没有凑上来。

如今,住在一起,这几天倒是天天过来。

两人一起做做针线,聊聊天。

今日过来,见到宁桃也在,董玉和他打了着呼,想拉宁香到一旁说话。

宁香拉着她道:“没事,都是自己人。”

说完,看了大牛一眼道:“大牛,你帮忙在外头守着。”

而后拉着翠珠,几个人坐到了院里的石凳旁。

刚好四个人围了一桌。

翠珠昨天哭了大半天,现在眼睛还肿着,精神也不太好。

知道董玉过来是说她的事的,下意识的就往宁香身旁挪了挪。

翠珠姓柳,是新州城效柳家庄的,村子不大全是一个族的。

事情很好打听。

柳家夫妻,卖了三个女儿,手里差不多捞了一百来两,起初卖翠珠的钱,确实是给儿子看病花了不少。

但是总归日子过得比同人都好了。

那时候,老大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于是,有人牵线搭桥,夫妻本来还觉得这样不太好,可架不住对方给的银子多。

外头对人说是三十两,其实给了五十两。

而且嫁妆什么一样不要他们家出,就这样把大女儿给卖了。

夫妻两人哪见过这些钱呀,正不知道怎么花,就有人找上门来,说是想和他们合伙作生意,这钱一投出去,跟打水漂似的。

怎么也回不了本。

再后来,又卖了老二,日子倒是舒服了小半年。

那位朋友又来了,说是这次肯定能把钱赚回来,被人一忽悠钱又投出去了。

这不还跟着亲戚借了几十两。

发今,亲戚逼着他们还钱,哪里还得出,恰好翠珠回来了,前前后后,从翠珠这儿拿了二三十两,可钱还差一半呢。

亲戚知道翠珠是知州家里当丫环的。

而且还是跟着姑娘的,算是丫头里的头一份,读书识字,模样也好。

比起普通富贵人家的小姐也不差。

这便撺掇着柳娘子,不如让翠珠给她做儿媳妇。

尽管他们家孩子有点不太聪明,可他们家日子好呀,翠珠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若不是看在翠珠给知州家的姑娘当丫环的份上,她还瞧不上呢。

柳娘子卖过两个女儿了,心里就已经没有负担了。

更何况,翠珠打小不受待见,如今能认回来,那就是上天给她送来的财运。

过两年,再给老四找个好人家,就能给儿子娶媳妇了。

柳娘子这才来找翠珠,说些翠珠想听的话,其实算盘打得特别响。

昨日已经受了很大的打击了。

现在再听一亲娘是要拿她去抵债,翠珠除了苦笑,也没什么更变,只对宁香道:“姑娘,还是那句话,如果他们再来,奴婢再也不出去了。”

此刻宁桃再看翠珠的脸色,禁不住轻唉了一声。

还真是,变得粉粉嫩嫩了。

不对,这是桃花色呀,不是说已经不跟她家人来往了吗?

翠珠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柳娘子再次上门的时候,她就没出去,反而是宁香告诉了王氏,王氏直接让人把她给撵走了。

柳娘子来了三次,被撵了三次。

第四次,终于在门口撒泼打滚,哭闹了起来。

老董在家里休养了第五天,就挂着手臂,气势汹汹的带着几个家丁出去了,看着面红耳赤,坐在门口哭丧似的柳娘子道:“咱们府里没有这个人,你要是再在这里耍赖,咱们只能把你丢进衙门里去了。”

柳娘子哭得更凶,“三丫,你怎么就忍心,你明明就在里面?”

“三丫,娘想你……”

老董还真把人给押着去了衙门。

柳娘子告宁家把她女儿给害死了,可审案的时候,翠珠好好的出现。

柳娘子当时又要告翠珠翻脸无情云云。

还是王氏拿出了卖身契,柳娘子才闭了嘴。

翠珠的卖身契还在宁家,柳娘子想要拿女儿去抵债就不可能。

这事闹了好几天。

直到八月十四这一天,全城的戒严解除了。

据说已经抓住了刺客。

宁少源也终于从衙门里回来了。

宁桃刚写完了今天的大字,就有人来喊他,说是宁少源回来了,让他去书房。

宁桃一路走,一路思索,自己最近一直安分守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