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3页)

秦放倒是没生气,他道:“余将军如果怀疑我这边走漏了消息,我何必等到今天?如果我想把火药运出去,这两年间,我都能把火药搬完。”

余年其实也就是生气逞个嘴快,他也觉得秦放不可能,毕竟整个云襄县都是他管着,他如果有嫌疑,火药早就没了。但是:“我自然是相信秦将军,但是秦将军身边的人呢?”

秦放反问:“如此说来,余将军怎么不说你身边的人?”

余年当然不会承认:“他们可都是皇上的御林军,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秦放道:“古往今来,打开城门的叛贼又不是没有。”

余年:“你……”

秦放也不跟他争执这个:“余将军不用担心,火药会按时送到永州军营,你们从云襄县运出来的也不是火药。”

余年一听,顿时明白了:“莫不是秦将军早有怀疑?”

秦放道:“那倒不是,只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余年:“那运火药的是?”

秦放:“这个余将军就不用担心了,咱们还是来调查现场的情况吧?余将军这边有什么发现吗?”

余年道:“我没有接触过蛮子,但是听杨校尉说,这些人的的确确是蛮子,而不是其他人假装的。秦将军是从永州军营出来的,不知道秦将军有什么看法?”

秦放走到蛮子的尸体旁查看了一番:“的确是蛮子,蛮子和我们启国人不同,他们的长相比我们启国人要深刻些。”按照杨海燕的说法,蛮子是混血,所以五官比较深邃。

余年:“所以说,这些人真的是蛮子?”

秦放:“没有活捉的吗?”

余年:“本来有的,但是嘴巴里藏了毒药,服毒自杀了,这些人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这个准备,骨头倒是挺硬的。”

秦放点点头,看向杨校尉:“你那边还有别的发现吗?”

杨校尉道:“有,我发现御林军少了两人。”

余年一震:“什么?”

余年的副将道:“将军,您不算在内,我们一共有一百人,目前死了十五人,还有八十三人,的确少了两人。”

不等余年开口,秦放便道:“余将军,看样子走漏消息的可能是你那边的人。”

余年嘴硬:“可能他们死在别的地方了。”

秦放轻笑了声,又看向杨校尉:“有顺着痕迹追过去吗?”

杨校尉道:“追了,但是他们似乎知道我们会追,所以把痕迹抹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十箱的火药不可能跑远,所以附近肯定有接应他们的人,但是我们没有找到。”

秦放道:“不急,等到了晚上再说。不过你说的很对,附近肯定有接应他们的人,不然他们带着火药很难隐藏行踪。而他们选择在这里动手,也可见他们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只是,他们为何会选择这条路?这条路是你选的?”说着,看向杨校尉。

杨校尉坦诚道:“是的,属下认为带着火药走官道安全,所以和余将军商量之后,就决定走了官道。”

余年也在此时道:“的确,这是我们一起商量的。火药事关重大,走官道的话,我认为没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来打劫我们,却哪里知道,对方竟然选择在傍晚动手。”

秦放道:“傍晚虽然对他们不利,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带着火药行动也不便,所以才选择在傍晚动手。”

到底是不是,谁知道呢。

杜醒然:“秦哥说到晚上,莫不是到了晚上有什么线索?”

秦放也不卖关子:“不错,我原本也是防备着,没有想到还真能派上用场。”

杜醒然听他这十拿九稳的语气,也松了一口气:“还是秦哥细心。”

秦放摆摆手:“哪里的话,我是怕了。皇上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我自然不能让他失望。”只是没有想到,真的有人敢打火药的主意,而且还是蛮子。

说起来,这次的计划可所谓狠毒,火药如果失踪,秦放这边问题不大,因为他已经把火药交给余将军了,但是,难免不会被牵连到。毕竟能知道火药动静的,除了御林军就是他了。如果说御林军是皇上的人,不可能背叛皇上,那么有心人说不定会向他甩刀子。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人会被牵连,永和侯。

火药是运到永州军营的,也就是说永和侯也知道这件事,如果说御林军和秦放都没有嫌弃,那么难道永和侯不会被怀疑?而且,抢火药的是蛮子,蛮子是从永州进来的,就算永和侯不会被怀疑,放任蛮子进来,这失职之罪也难逃,而又因为这失职之罪导致火药被蛮子抢走,如此一来,永和侯的罪名就大了。

永州军营肯定要易主了。

秦放已经不是初入官场的新人了,永和侯如果出事,那么会牵连到哪些人?除了永和侯府之外,二皇子就是最直接的人,因为世子家的小公子是二皇子的伴读,永和侯府等于间接的和二皇子的立场站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