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4页)

杨海燕听了杨太太和杨校尉的事,有种在听故事的感觉。她觉得杨校尉才是现代男频小说里的男主角吧,穷小子一个,得富家千金看上,然后一路开挂。

吕太太道:“那可真是一段好事啊。”

杨海燕道:“可不就是。”

三人聊了一会儿,外头传来莲嬷嬷的声音:“太太,牛大回来了。”

一听牛大回来,杨海燕倒是高兴了:“总算是回来了。”

杨太太和吕太太见状,便道:“您有事,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

杨海燕也没有留她们,倒是让莲嬷嬷准备了一些自己做的泡菜和酱萝卜送给她们。

杨海燕做的泡菜和酱萝卜味道够,很下饭的,杨太太和吕太太在从边关来云襄县的路上可吃过不少,当下就欢喜的收了。

待她们走了之后,杨海燕便去了水果园。牛大已经吆喝着人把果树运进了水果园里,见杨海燕来了,牛大过去行了个礼:“见过太太。”

杨海燕道:“不用多礼,这一路辛苦你了,不过你还得辛苦几天,把这些果树种了才能休息。”

牛大笑着道:“不辛苦,看见它们长的好,草民就高兴。”一辈子的老农民,最喜欢看着庄稼长的好。

杨海燕知道他最操心的是两个儿子,所以也没多说他的事情,就把话题转移到了他儿子身上:“关于你两个儿子的事情,我同将军说过,将军说只要他们身体没问题就可以过去,如果身体适应不了军营的训练,也可以去军营的菜园子,作为后勤兵。”

说到这个,牛大就来了精神:“太太,我跟牛一和牛二谈过这件事,牛一是愿意去将军的军营里的,但是牛二他却想跟着我种地。”儿子不想当兵,他也没有办法。

杨海燕道:“那往后将军府和军营的庄园就交给你们父子负责了,要地里劳作的时候,府内的侍卫和军营的士兵都可以派上用场,你只要安排他们事宜就好。”

牛大对此当然没有意见:“听太太的安排。”

杨海燕想了想:“不如给牛二挂个军营菜园管事的身份吧,也好拿一份月例,以后上手了,还能独当一面,也是一份体面的活。”总比跟在牛大身后跑好。

牛大当下感动道:“还是太太想的周到。牛二,过来谢谢太太。”

牛二是个憨厚的,除了在当士兵和种地间选择种地,其余的时候,都是听他爹安排的。这会儿,他也听到了杨海燕的安排,军营菜园管事,这身份让他觉得很有面子,觉得种地真好。“谢谢太太。”

杨海燕笑道:“不用谢我,以后好好的种植军营的庄稼,让士兵们吃饱就行。”

牛二:“我一定努力干活。”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杨海燕就和秦放提起了牛大家的事情。

秦放倒是没有意见:“那让牛一去军营,牛二去管理军营的庄稼,先让李大夫给牛一检查一下身体。”

李大夫到了云襄县之后,就住在了将军府,杨海燕专门给了他一个院子,李大夫就成了将军府的府医。原本,杨海燕想给他配个小厮,但是被他拒绝了,现在他的院子里就他和李姑娘两个人,李姑娘本来耳濡目染,懂些医术,现在她帮着李大夫,等同于他的药童。

李大夫不仅仅是将军府的府医,军营里士兵的身体检查也是他负责的。秦放虽然不懂什么体检、年检之类的,但是因为杨海燕对他的身体比较上心,所以他把这套套用在军营士兵的身上了,每年给士兵们泡药澡他是给不起的,可是每年给他们检查一次身体,还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军营对这项的安排,让前来应征士兵的汉子们更多了,因为普通人家也没有每年看一次大夫的,军营能每年为士兵提供一次免费的身体检查,这对普通人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福利。所以,他们就是冲着这项福利,也都愿意来。

杨海燕道:“嗯,我会同牛大说的,如果牛一身体没问题的话,让他明天就去军营报道吧。”

秦放:“好。军营那边再半个月可以全部建好了,军营庄园什么时候开始?”

杨海燕:“这个我不知道,你得问一问牛大,看他的安排。目前士兵们吃的粮食都是去乡下采办的,还别说,云襄县的老百姓吞的粮食还真多。有的一年一年吞上来,吃不光的话就晒干。”晒干能保存的时间多,比如番薯干、土豆干。

秦守成听着他们说话,插了一嘴:“那军营这次采办粮食,不是可以把老百姓累积的粮食都买回来了?”

杨海燕道:“是啊。不过也就一年,到了下半年,军营庄园的庄稼都丰收了,到时候老百姓的粮食还是没人买。”

秦守成好奇:“那我们可以买老百姓的粮食,庄园再用来做其他的用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