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6页)

杨海燕继续道:“之前家里人少,范婶既要去铺子忙乎、又要洗衣服买菜、同时又做饭,范婶你辛苦了。”

范婶赶忙道:“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海燕笑了笑:“你的辛苦我看在眼里,我懂的,我也喜欢范婶做的菜。”

范婶:“谢谢太太称赞。”心里有些高兴。

杨海燕:“往后,范婶就做三件事,家里的三餐和买菜的事情还是你来,其余时间,你去铺子里就行。”

范婶行了个礼:“是。”

杨海燕:“至于余婶,家里的打扫、洗衣服等,一切粗使的活都交给你。”

余婶松了口气:“是,太太。”她不知道怎么行礼,学着范婶,又把头崔的低低的。她不求别的,只求能留在这里让她有活干就好。

莲嬷嬷看着,她看得出范婶也是学过规矩的,虽然并不怎么好,但是在小户人家,这也够了。

杨海燕:“最后是洪叔洪婶,洪叔的活还是目前这些,洪婶的话主要还是负责铺子,特别是铺子一定要保持内外的干净整洁,洪叔跟洪婶说一下。”说起来,前段时间范婶比洪婶忙多了,铺子和家属房两头跑,但是也没有办法,洪婶有个孩子不方便。

不过洪婶在铺子里也是勤奋,不管是铺子还是院子,卫生都打扫的很好。她暂时也是满意的。

洪叔:“是,太太。”

杨海燕有看向莲嬷嬷:“嬷嬷,你会梳头吗?”

莲嬷嬷明白了:“会,奴婢会梳发,会好几种发式,也会下厨。”

杨海燕一听,倒是有些高兴:“那往后莲嬷嬷和范婶可以换着来做饭,让我换换口味。”她知道莲嬷嬷这样说,厨艺必然不错。

莲嬷嬷:“是。”

杨海燕:“暂时就这些吧,家里的院子有些小,这段时间莲嬷嬷和余婶住在这里,范婶住闹市的那个院子,待千夫宅子整好之后,咱们搬过去再重新安排。”

“是。”

杨海燕起身:“范婶和余婶去忙吧,洪叔和莲嬷嬷同我一起出去一趟。”

范婶、余婶:“是。”两人出去了。

杨海燕拿起地上的一个袋子,布袋里面是两百个银元宝,每个重有十两,加起来一共是两千两。两千两银子等于两百斤重了,她拿不动,所以就让洪叔搬上车,然后坐着驴车去了钱庄。

到了钱庄后,杨海燕让洪叔把银子搬到里面,便对洪叔和莲嬷嬷道:“你们在外面等着。”她并没有说着布袋里是银子,至于洪叔和莲嬷嬷有没有看出,她就不知道了。

洪叔、莲嬷嬷:“是。”

杨海燕一个人进了里面,掌柜的看见有客人来了,热情道:“太太是存钱还是取钱?”

杨海燕指了指地上的布袋:“我想把银锭子换成银票,一千两换成十张一百两的,五百两换成十张五十两的,余下的五百两换成十两一张的银票,一共两千两。”

钱庄换钱,不问钱的来历,只是掌柜看到这银子的时候,不由的一愣,随即打量了杨海燕几眼:“太太这银子的纯度很高啊。我们一般在用的银子纯度是在七十到八十的,也就官银会在八十五的纯度以上,太太这银子的纯度,我看不只八十五了吧?”如果不是这位太太看上去堂堂正正的,他都不敢收这银子了。虽然不会问钱的来历,但是就怕碰到官银。普通人用官银可是要坐牢的。

杨海燕听了心一慌,说起来,她已经小心了很多了,平台里的菜都没买了,但毕竟是头一次穿书,没有经验,有些事情磕磕巴巴的未必能想的周全。就银子这事情,她是真的没有想到。现在听掌柜的一说,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前因为用的是散银,几两几两的,没有人会注意银子的纯度,但是一下子两千两,这纯度才吸引了人。想到之前,给珍宝阁的两千两银子也是这种纯度,杨海燕有些担心了。

不过这会儿,她也稳住了心神:“掌柜眼力真好,前段日子我相公升了职,这是朝廷赏的,我嫌银子携带不方便,就来换成银票。”秦放升职是真,有没有赏赐难道掌柜的还能去问不成?

掌柜的听说是朝廷赏的,便没有多说了,这种纯度的银子,也就朝廷才有,所以他是信朝廷赏赐的。他又检查了银子,没有官印,不是官银,就放心的收了。说起来,收纯度这么高的银子,钱庄还是赚了。“太太,下次如果还有这种纯度的银子,可以拿来我们钱庄兑换。”

杨海燕笑了笑道:“哪里每次都能有?说不得等我相公立功要几年后了。”

银子没有问题,钱庄就爽快的兑换了。杨海燕拿到银票,心才渐渐的安定了下来。下次在平台买银子,不能买纯银了,得买纯度七十左右的银子,纯度七十左右的银子可比纯银便宜。杨海燕稳了稳心神,把银票放在小挎包里,随身携带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