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5/6页)

余思雅问:“白秘书,你们今天要出栏多少头猪?”

白秘书说:“一百多头吧,这批猪都是去年六月份出生的,已经很肥,不怎么长了。”

那算下来差不多11个月了,这时候养猪可真够久的。

余思雅点头:“劳烦白秘书了,咱们走吧,别让闻书记久等了。”

白秘书也有意先走,便说:“好,这边请。”

他把余思雅和林红旗带到了闻书记的办公室。

闻书记的办公室跟余思雅看到过的干部办公室都差不多,办公桌后面有个柜子,放书或是文件,办公室上也永远摆放着笔筒和文件,旁边插着一面艳丽的小红旗。

“闻书记,清河鸭的余总和林秘书来了。”白秘书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提醒道。

闻书记站了起来,余思雅发现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脸上挂着笑:“余总,请坐。”

余思雅走过去坐下说:“闻书记,抱歉,刚才让白秘书带我们去看了一下出栏的猪,让你久等了。”

说话的时候,余思雅在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位闻书记。她发现这位闻书记不但不像其他干部那样喜欢穿中山装、列宁装或者白衬衣这样的衣服,而且手上也不像经常坐办公室的。他的手长满了老茧,看起来非常粗糙,也就比乡下老农的手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要不是事先知道他的身份,余思雅会觉得他更像一个工人或者农民。

闻书记摆手:“没有,我也刚回办公室一会儿。余总,你们的来意,市里面已经提前跟咱们说过了,你们那饲料真的能缩短一半的养猪时间?”

余思雅朝林红旗使了一记眼色,笑道:“当然是真的,闻书记,咱们这里有我们饲料厂自己做试验养殖的数据记载,也有今年我们辰山县养猪场用了饲料后这一批猪跟今年同批和往年那一批猪的对比数据,都在这里,请你过目。”

闻书记看着桌子上这厚厚一叠资料,眉头拧了起来,揉了揉脑门说:“余厂长,实不相瞒,我就是个养猪出身的粗人,看到这密密麻麻的字就头痛,你跟我说说情况吧。”

余思雅恍然,难怪这位闻书记给她的印象跟以往见过的中层干部不一样呢,原来如此。不过说什么粗人就是闻书记自谦了,他没多少文化,还能当上这么大养猪场的书记,没两把刷子可不行。而且从他的衣着和手上的茧子来看,他平时肯定没少亲历亲为,这样的领导余思雅也是很佩服的。

余思雅拿起了资料,笑盈盈地说:“闻书记,那我就给你简单地介绍一下用饲料后生猪的生长变化吧。”

闻书记松了口气的样子:“好,你说。”

“我们就说辰山县养猪场今年二月开始用饲料喂养的这批猪的变化吧,2月总共28天,这批猪长了……”余思雅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数据呈现出来。

闻书记认真的听着,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记性不错,而且对猪生长的每个环节应该都了如指掌,等余思雅说完后,他就道:“你们这一个月都能长三四十斤,比咱们的生长速度快了一倍啊,难怪五个月左右就能出栏呢!余总,这些都是用了你们饲料的效果吗?”

余思雅点头:“对,唯一的区别就是用了我们的猪饲料。”

闻书记点头:“那好吧,白秘书算一下,咱们养猪场现在有4768头猪,一头猪一天吃一斤饲料吧,这一个月要多少饲料?”

此话一出,办公室里三个人都惊呆了。

白秘书犹豫了一下说:“闻书记,这量有点大,要不要先少买一点饲料,等咱们养猪场宽裕了,再大规模使用饲料。”

余思雅马上听出来了,白秘书明着是说养猪场钱不够,实际上嘛,还是担心他们的饲料没用,不愿意一下子买这么多饲料。

说实话,她也被闻书记的豪爽和大手笔给惊呆了。竟然只是问了她几句,听她说了一下情况,就嘴巴一张,爽快地同意了。余思雅自从开清河鸭以来,还从没遇到过这么大手笔又好说话的干部。

毕竟是要跟第二养猪场长期合作的,余思雅也不希望因为这个事在白秘书这里落下芥蒂。便笑着说:“如果不方便,先运个一车过来试试也挺好的。”

白秘书听到这句话明显松了口气。

但闻书记却豪迈地摆了摆手:“不用,一次给咱们一个月的饲料吧。你们都上报纸了,领导也发话了,那还能有假吗?我相信你们。”

余思雅是又感动又好笑,她真的没遇到过这么好说话的干部,来的时候还预想了很多种方案,结果全用不上。

见闻书记执意要这么多饲料,白秘书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送上门来的买卖,余思雅自然也没拒绝的道理,这可是饲料厂的第一笔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