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四个婆婆 四(第2/3页)

高氏来了,两人靠近一点都不能,还怎么商量事?

孙明槐垂眸,如果高氏不来,才会惹人怀疑。柳纭娘让方才那个报信的孩子去喊姜二舅,自己则将磨好的面抬起放在钱小喜背上。

刚磨的面到处都是灰,这一扔,顿时腾起一片面雾,钱小喜整个头脸上都是灰,格外狼狈。在心上人面前如此,她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想要整理也已来不及,干脆低了头飞快离开。

孙明槐若有所思,方才他刚到这里,姜芦花就赶过来了。可见钱小喜说的话是真的,真的有人在姜芦花面前说了他二人的事。有时候越是避讳,越是惹人怀疑。他一脸不赞同:“大娘,你们搬不动,可以找人帮忙的。女子体弱,还是别……”

柳纭娘不客气打断他:“你吃咸菜长大的吗?”她轻哼一声:“别以为读了书就了不起,我们又不是你的谁,少多管闲事。”

被呵斥了一顿,孙明槐皱了皱眉。高氏不满:“大娘,明槐是好心。”

柳纭娘搬了半袋面,冷哼一声:“像你这么大度的人,还真少见。”

“大度”二字,语气加重。

高氏面色明明灭灭,看着人消失在转角,她低声问:“她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孙明槐没有回答:“磨面。”

做戏做全,不能惹人怀疑。

回到家中,钱小喜还想去村口搬粮食,被柳纭娘拦了:“我去搬,留在家里给你舅母烧火。”

钱小喜:“……”

她算是看明白了,婆婆不止知道了她外头的事,还知道了人选,否则,也不会如此费心隔开他二人。

李氏烙好了一筐饼后,柳纭娘和姜二舅已经搬完了粮食,夫妻俩想离开,柳纭娘拦不住,干脆端了一饼子一起去姜家。

姜家是兄弟二人。当年来征兵时,姜大哥被带走,留下了妻子和一双儿女。老两口身子还算硬朗,上上下下加起来,足有十来口人。

底下的孩子这两年渐渐大了,但不太懂事,能偷懒绝对不干活。壮劳力就指着姜家父子,日子也不宽裕。大半的时候喝粗粮糊糊,哪怕秋收,也不敢放开了吃。烙饼一个月能吃上一回就不错了。

盛情难却,姜家老两口和姜二夫妻慢悠悠吃着,说起村里的新鲜事。大嫂赵氏拉着个脸吃得飞快,还不忘照顾边上两个孩子,一把把的饼子往孩子手中塞。

“快吃!一会儿要没了。”

说实话,哪怕家里粮食不够,到底也没饿着人,真没到这份上。

李氏看到后,翻了个白眼,不好说长嫂,沉声道:“二月,大树,你们都大了,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吃饭要慢点,吃完了再拿。都要议亲了的人,看看你两个弟弟……”

赵氏皱眉:“弟妹,你非得在亲戚面前落孩子脸面吗?别上来就训斥,你搞搞清楚,要不是二月她爹跟着官兵走了,你们能有好日子过?”

说着,抓了一把饼子,一扯两个孩子,转身就走。

这几年来,赵氏没少拿这事来说,总之,全家人都欠了他们母子三人。重活不能让他们干,一句重话也不能说。李氏平时能忍则忍,今儿是实在看不惯两个孩子在小姑子面前这样丢人,忍无可忍才出了声。

见长嫂如此,李氏一时间也气着了,冲着门口嚷:“孩子的脸面是我落的吗?当着三妹的面,跟八辈子没吃过饭似的,我那是想给你留脸。”

“少说两句。”姜二舅沉声喝。

李氏委屈,本来还想发作。当着柳纭娘的面,到底忍了下去。

姜母叹口气:“我们欠了她的,随她去吧。”

正因为一家人,包括姜二舅夫妻都这么想,所以才让赵氏母子三人愈发不客气。

姜家的事,柳纭娘没有多插嘴。

吃过晚饭,还剩下一些饼子,姜母和李氏张罗着让柳纭娘带回家,她没有拿,留在了姜家。

钱小喜今儿兴致不高,一直都没说话。柳纭娘侧头看她:“你不高兴?”

钱小喜回神,下意识否认:“没有啊。”她真觉得喂婆婆喝药的事情迫在眉睫,事实上,如果她早知道汪海最近回来 ,提前半年就该喂药。喂点让人体弱最好是卧病在床又死不了的药……她照顾病重的婆婆,自然要比婆媳俩相依为命来得让人感动。

心里着急,她看向另外一条路:“娘,我想回家一趟。”

柳纭娘沉了脸:“你是真怕那只鸡送不出去?”她呵斥道:“那只是我孵鸡蛋的母鸡,绝对不可能送人,你不许去!你娘要真的好意思上门来抱,我非得和她好好掰扯不可,这些年来拿了我多少东西,现在竟然连根都要挖走,占起便宜来没够,脸皮也忒厚了。”

钱小喜已经把母鸡的事给忘了,听到婆婆训斥,也不好反驳,道:“我娘那个人不讲道理,搞不好要上门撒泼,闹起来不好看。我先回去跟她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