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又一次的成全。)(第4/4页)

于是颐行向太后欠了欠身,“依奴才的浅见,太后老佛爷说得很是。三宫六院和前朝多有牵连,社稷稳定,也须上下安危同力,盛衰一心。皇上虽统御四海,一人励精图治终有不足,这次处罚已然震慑了前朝,倘或能慈悲心宽宥获罪嫔妃,也是建亲的良机。”说着复又一笑,“奴才不懂政务,也不知驭人之道,只晓得枝叶扶疏,则根柢难拔,股肱既殒,则心腹无依。皇上圣明,必定比奴才更明白其中道理。”

太后这回算是彻底对她刮目相看了,她没有恃宠而骄,一味地打压其他嫔妃,就足以说明她的眼界超乎那三妃了。

皇帝也松了口气,老姑奶奶能有这样口才,不枉他刚才使了半天眼色。

毕竟嫔到妃虽一步之遥,这一步却得积攒许多修为,若是贸贸然向太后提起封她为妃,太后是绝不会答应的。但若是拿那三妃的前程来换她一人的前程,这事儿可就好办多了。

做一件事前,先得弄清什么是手段,什么才是目的。有时候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是最有效的捷径。

果然太后松了口,“难为纯嫔晓大义,这些话说到我心坎儿上了。我想着,妃位上头总缺一员也不好,若是恭妃和怡妃复了位分,把纯嫔抬举上去,四妃就满员了,后宫人心也安定些,皇帝你瞧,这么安排可好不好?”

皇帝还有些犹豫,低头道:“皇额涅,不是儿子拂您的意,纯嫔才晋嫔位不多久,这就又抬举上妃位,于礼不合。”

太后却说:“后宫女眷擢升不像前朝当官儿,要会试殿试,要有政绩,还不是瞧着哪个好,就升哪个的位分么。我瞧着纯嫔是个好的,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回头知会内阁,把旨意颁布了就成了。”

颐行一听,觉得这又是天降的一个升位的机会,说实在的脑子里晕晕乎乎,觉得不大真实似的。

反正没什么可说的了,跪下谢恩吧,便提袍在太后脚踏前俯首下去。

太后说起来吧,其实哪能不知道皇帝的算盘,不过借着恢复三妃的由头再抬举个老姑奶奶,也不显得那么突兀罢了。

当然,有些话还是得叮嘱皇帝的,便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皇帝瞧颐行额头的淤青。

“后宫那么多双眼睛瞧着,往后晋了位分愈发要当众人的表率,再这么毛毛躁躁的,没的叫人笑话。皇帝也要温存些才好,弄得这么大的幌子挂在脸上,好看来着?”

皇帝噎住了,又无从辩解,只得站起身,别别扭扭道了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