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住手啊!孩子都刀傻了!(第2/3页)

讽刺的是,汉承秦制,休养生息。始皇统一后所做的政治举措是对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看客们情绪崩溃者数人,大哭抹泪:“为什么始皇不能再多活个十年呢!我现在能体会到他急切想要寻求长生的想法了,晚年始皇信任道士,被徐福所骗,并非是他昏庸怠政,而是他的时间不够了啊!”

“公子扶苏还未成长起来,若是公子扶苏未死该多好,始皇分明属意公子扶苏继位,若是没有赵高、没有李斯该多好!”

“公子扶苏为何就自尽了呢!他手中分明就有军队啊,为何蒙家不阻止他!”

“蒙家阻止不了他,他手中有军队,难道还打回去掀起内战吗!篡改后的遗诏,那也是孝道,是君之命,他若是率军打回去,那将背上忤逆孝道,违抗君命,掀起内战,内耗大秦的罪名,而公子扶苏,是亲近儒学的宽仁之君啊!他不会这么做。”

“不,我倒是认为,或许是始皇之死令他心如死灰,公子扶苏或许与始皇政见不合,却也将君父当做了仰慕的高山与信仰。”

茶楼之下的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分析始皇的政治举措,谈论到始皇政治举措之下的隐患。

在当时先进的三公九卿与察举之制,于后人看来仍是隐患不断,也带来了汉朝与汉末的分歧,他们议论到魏晋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最后便谈论到了科举之制。

再过去,寒门想要晋升做官想都不用想,而今的科举制度,却能领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看到一丝前往通天之路的希望。

接着又吹起了如今朝政制度的完善,八方来朝贺的盛世,还有人提出质疑,询问“科举之制”也并非十全十美,日后它会更加完善,至少要消除考场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他们还聊到了先秦时法家治国的好处与劣处,大秦律法直令人大开眼界。

在世人印象之中,重用法家的秦朝“严刑峻法”,因史书之上典故的记录,它给后人的固有印象是“严法”、“诛连”。

倾城在他的话本之中描绘了人们想象不到的大秦,为何商鞅变法之后是大秦在当时统一了天下?在其他国家上层贵族们安于享乐之时,大秦早已从上至下地掀起了务实之风。

禁止娱乐,禁止攀比,也就没有了奢靡之风。

不可暴妻,否则将被判髡刑;更有“夫为寄豭,杀之无罪”令夫妻之间要对对方忠贞,若是有人出轨则杀之无罪。

又比如“捕亡,亡人操钱,捕得取钱”,谁抓了盗贼,那盗贼的钱就归他。

对比他国律法维护国内贵族集团利益,秦律无一不再为打造虎狼之师而努力。

一千九百多年后,如今所用的《大清律》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律法了,在《明律》之上改善弊端,从《大清律集解附例》到如今的刊行的《刑部现行则例》,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下去。

文人赞美大清与皇上英明的话,可以归咎于“求生欲”,然而《大秦传奇》在民间盛行,朝廷放任人们进行讨论,也令许多文人感到意外。

或许,现在的文学环境,早已比前几年要宽松不少。

只要不是谈论到我朝,涉及到明显反对朝廷的字眼,应该不会有事。

“毕竟如果考据其他朝代兴亡也会出事的话,那皇上应该第一个将八贝勒抓起来,而不是放任《大秦传奇》流传至民间。”

所以,抠取字眼,哪怕是谐音字都会被罗织罪名之事在各地应该不会出现了,毕竟,八贝勒写“大秦亡了”,那谐音还是“大清亡了”呢!

这还是皇帝的儿子,皇上都不骂他,也没有禁止《大秦传奇》流通,那其他人还怕什么?

文人们便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有倾城做底,纷纷大着胆子创作起来。

“不对,八贝勒早已经关进去了。”

看客们纷纷反应过来:“什么时候八贝勒能出来?”

“这不是看到《大秦传奇》结局了,不出来似乎也没事了吧?”

胤禟待在茶楼的最高处,一边翘着小腿儿一边喝酒,听他们谈论“反正倾城关在里面写话本将结局写出来了,不出来也没事”,微微挑了挑眉。

胤禟:“这算是过河拆桥?”

这时听见之前痛哭流涕显得有些狼狈的男子指着他大骂:“不出来,难道你想要之后的《大唐传奇》和《兰陵王》也都悲剧收尾吗!”

男子被他问愣住了:“啊这……”

看客们直觉大事不妙啊!

“是啊,八贝勒已经得了郁症,不将他放出来好好修养,万一《大唐》与《兰陵王》也凄惨收尾如何是好?”

“呜呜呜,这是要刮我的心呐!”

胤禟拍桌大笑起来,他眼尖瞥见了富宁安从茶楼雅间离去的声音,乐得眉飞色舞。

“十弟,你猜八哥多久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