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榠楂炖银耳、肉线条子……(第2/2页)

“哪个要唤你去店里帮忙了?”慈姑奇怪瞧他一眼,“我唤你,是要委你以重任。”

“甚?”李大头仰起头,一脸不可置信。

“如今四家店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如此一来那外送业务便也多起来,可这中间拉拉杂杂琐事太多,每家店都要腾出大量精力处理此事,倒不如今后由你牵头,将此事办起来。”

李大头高兴得咧起嘴角:“师父说得对!”

慈姑便叮嘱他:“如今永平坊和信陵坊两坊团行里的那些半大小子和小娘子们尽由着你差遣,可断不能出了岔子。”

李大头连连点头:“那是自然!”能得这一桩差事着实是意外之喜,他自然满身干劲。

开布庄的田三娘如今是康娘子脚店外送的忠实食客,这不,她一大早便开始琢磨着中午吃什么了。

如今康娘子店里的外送不再靠小童唱儿歌推广,而是都写在了自家的朝报上,田三娘从外头卖报人手里花了一个铜子买了一份朝报,只见上头写着“康娘子外送新开张”。

“嗬,又有什么新品?”田三娘定睛一瞧,只见朝报上密密麻麻列满了菜式,什么油焖香蕈、糖蜜酥皮烧饼、虾油白菘、玫瑰猪蹄、荷叶夹猪偷肉、缠丝烟熏兔球、五彩什锦、素炒茭儿菜、抹脏红丝。直看的她眼花缭乱。

隔壁的米铺老板寇嫂子凑过来:“怎的,今儿吃甚?”

田三娘便讲给她听:“许是康娘子脚店新开了外送,这菜式也增添了许多。”

“多就多罢,反正康娘子店里的定然好吃!”两人一直吃康娘子脚店外送的饭菜,上次休息田三娘请寇嫂子去了一回娘子脚店,两人俱是满意不已,“只不过今日那大头也不知来不来我们这里?”

田三娘略有些不自在,自从她第一次点了康娘子脚店的外送后,那个叫李大头的小哥便常来给她们送餐,送多了寇嫂子便也瞧出了端倪,话里话外总想撮合他们。她刻意岔开话:“您先瞧瞧想吃什么。”

寇嫂子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一心盘算起中午的菜式。

最后田三娘点了肉线条子一道菜,寇嫂子选了淮山北芪炖鸽、金山咸豉、剔缕鸡三道菜。单等着李大头来收单子。

到了约定的时间李大头果然来了,只不过他这日穿得却极有特点:身着青色衣裳,胸前后背用黑色布条缝了一个“康”字,身后一个竹书箧。笑着与两位老客人解释:“从今以后我们康家娘子外送都穿这一样的衣裳,身后背着的便是食盒。以后便由我来打理这一块。”

寇嫂子赞一声:“大头你可是高升了?当真要发达了!”

“哪里哪里,您老人家莫要折煞了我的草料。不过是我师父器重我罢了。”李大头摸摸脑壳,笑得憨憨,可是眼睛却不住往田三娘脸上瞄。

田三娘目不斜视,将自己与寇嫂子要点的菜式点了,才不咸不淡说了声“恭喜。”

李大头喜得手脚都不知往哪里去,晕头转向往外走,还将个板凳撞到地上,又是一阵慌乱。

寇嫂子见他出去,才看着他背影叹息:“是个年轻好后生哩。”

田三娘却不搭话。

寇嫂子悄悄替她叹息,转开话题:“我瞧你就点了一份菜,可是你婆家又冲你要钱了?”

田三娘点点头。

寇嫂子便叹了口气:“这么个病人死拖着你,你也是高义,若是别人丈夫死了,婆婆是个累赘,便早改嫁了事,哪像你傻子一般揽事上身……”

田三娘不过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不多时李大头便回来了,他从身后的竹书箧里一层层拿出了食盒,原来那长得像书箧的竹架已经被改造成可盛放食盒的架子,双肩一背,又快捷又便利,最上头还有个布帘子,正好遮雨遮阳。他见田三娘似是不高兴的样子,便也不多说话,只磕磕巴巴道:“那我走了”便一阵风转身走了。

田三娘打开自己的食盒,她一愣:自己点的肉线条子旁边还放着一个炖盅。

揭开炖盅盖子,里面一盅芬芳浓稠的榠楂炖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