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备战备考(第2/3页)

就算当年的岳飞父子和号称无敌高宠重生,也不见得能做到。

这种怀疑论在朝中颇有市场,方靖远怼了几次也无法消灭,反倒是辛弃疾自嘲地笑道:“怪只怪我没生出个三头六臂让他们瞧瞧,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也不信别人能做到,好歹只是嘴上说说,没直接把我关起来定个莫须有的罪名,就算不能让我领兵作战,只要能让我随军出征,能为我大宋光复故土,救下那些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于愿足矣。”

不能亲自领兵,就干脆研究兵法战术,纸上谈兵也是参与的一种形式。

看到方靖远把太学和算学的学生考得面无人色,辛弃疾也来了兴致,跟着出了不少兵法试题,将武学也拉入内卷之中。

这是隆兴元年的春天,赵昚登基后的第一次科考,春闱前原来满城红袖招,变成了备考的刷题大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街头的叫卖声。

“太学新出的《十五年会试三年殿试》策论集,限量雕版,欲购从速!”

“今日《大宋朝闻报》,头版方博士论模拟考试,末班最新模拟试题……”

“号外号外,西山书院模拟会试第二轮开始报名——”

模拟考试一开始只是从太学和武学实行,毕竟这两个学院的人数较多,按三舍制每次旬考都会排名,只是平时考试都是跟上课时差不多,在书斋中轻松自如,而这模拟考试,则是从太学里单独辟出一个考场,严格按照贡院的格式分区分号,号房不但狭窄潮湿,还时不时有“考官”路过时故意洒点水,要是不能保护好自己的试卷被弄脏弄坏,直接就发牌逐出考场。

还有几次会特地让考舍的杂役拎着马桶走一圈,务必让每个考生都体验一下臭号的滋味……

出主意的是方靖远,执行者是太学博士们,美其名曰:“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锻炼心智,这才是真正的模拟考试,避免考生们进了考场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发挥,导致功败垂成。

为此方靖远挨了不少臭骂,甚至有在模拟考里撞翻马桶被赶出考场的考生特地找到方家门口痛哭流涕地大骂了一个时辰,岳璃本想出去把人丢到河里去清醒一下,却被方靖远拦住。

“让他骂就是了,此人文采不错,骂人还能引经据典的,中气十足,可以介绍给章玉郎,若是考不上科举,去瓦舍里说书讲浑话定是把好手。”

岳璃:……

章玉郎:“你不会是忘了我也要参加这次科举吧?”

“哦对,还真是忘了。”方靖远笑嘻嘻地敲敲桌子,“正好,阿璃,去把几家书坊送来的样书一样挑一本给玉郎,他难得过来一趟,不带点礼物回去怎么行?”

“那我还真是谢谢你了!”章玉郎无奈地说道:“你搞这么多考前突击模拟,就不怕再出上次那样泄题的事儿?到时候肯定都会找你的麻烦,做多错多,眼下盯着你的人不少,还是谨慎行事的好。”

“怕什么?”方靖远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只是提供个模拟考试的方法和出题技巧,真正出题的大佬还在翰林院里蹲着呢。更何况,这次最后殿试考题由官家亲自命题,等他们到了考试时候才正式揭题,要是真有能押中考题的,那也算是有真本事。”

揣摩上意,本就是做官最难的一门技巧,官家亲自命题,显然离不了当前政事和未来的施政计划,能押中考题不算难,能答出让官家满意的策论,那才是真水平,有这水平的人,无论谁出题出什么题,都难不倒他。

章玉郎无奈,本想提醒一下他注意影响,毕竟因为上次临安解试的缘故,不少举子对他记恨在心,加上近来有不少世家大族暗地里拉拢些考生,都对他有不少意见,若非是春闱在即,谁也不想在考试前闹事丢了考试资格,只怕早有人出头联名上书抵制方靖远出任考官了。

可没想到,他好心提醒,人家压根没放在心上。

“不过也得多谢你,”方靖远不怀好意地打量着他,笑道:“若不是你今日来,我还差点忘了件大事。上次你去考试时,可曾脱衣袒怀?”

“……”章玉郎被呛得差点喷茶,结果不光是眼角发红,连耳朵都红的快滴血了,本就生得白皙俊秀的面庞,飞起红晕,简直可以去跟杜十娘比美,“你又不是没考过,还来问我?”

方靖远一边喝茶一边毫不脸红地说道:“我是经陛下亲笔御批免于解试,直接参加锁厅试和殿试,入门搜捡的时候,自然不用脱衣验身。”

章玉郎听得眼都红了,他上次参加考试还是个十二岁的童子,也无需避忌,那些士兵搜捡的也不怎么严格,可现在一年比一年严打舞弊之事,搜捡的也越来越严,每次都要考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脱衣验身,散发赤膊,简直太考验人的羞耻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