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恰到好处(第2/2页)

等了许久,魏豹听到脚步声,以为是提审他的衙役。不想是一个与叶遥一般服饰,连容貌都有些肖似的青年。青年腰间佩剑,身后又跟了两个提着食盒的侍卫。

狱卒打开牢房,叶遥出去,叶逍带着两个护卫进来。为防魏豹反抗或自裁,他一入狱就被锁在了墙上,四肢不能动弹。侍卫将食盒置于地上,取出里面的食物喂给魏豹。

魏豹终于明白,叶遥为何毫不犹豫地击杀狱卒。他们根本不打算让狱卒经手任何与他相关的事情,那狱卒来送饭自然也就不是林府尹的吩咐。然魏豹不明白,京兆府既然那么小心,怕他死了,为什么又不急着审讯他呢?

“阿遥,你先回去休息,明早过来换班。”叶逍叮嘱道。

“好!”叶遥干脆地点了点头,提着剑走了出去。

叶逍代替叶遥坐在了魏豹对面,那两个侍卫喂魏豹吃了几口,便收了食盒,守在了牢房外。

魏豹见他们依旧没有开始审讯的意思,反而难耐起来:“你们不是京兆府的衙役?”

“不是!”叶逍答话的语气甚是温和,就仿佛是对一个初次结交的朋友,而非人犯。

“方才离开的那位叶侍卫,并非主理此案的四王爷属下,他是谁的侍卫?”魏豹又道。

叶逍笑容温和,被犯人追问也不生气:“他叫叶遥,我叫叶逍,我们兄弟来自七皇子的母族江南叶氏。”

“原来是信郡王府上的高手。”魏豹叹了口气,“倒也输的不冤。”

“你心中可是委屈被我兄弟抓来?”叶逍道,“其实你该庆幸落在我们手上,若非我们及时赶到,或许你已经死在忠顺王府了。”

魏豹轻嗤了一声,并不相信。

叶逍也没有争辩的意思,转而道:“我们兄弟自幼追随殿下,在京中也算混了熟脸。魏魏将军没见过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并非来自四王府?”

魏豹默然,他本是世居边城的军户,在军中得了庆安侯青睐,才一路高升,由普通军汉一路做到了定远将军。前年年底,庆安侯走了关系,将魏豹调到了京营。武将靠军功升迁,但如今边关少有战事,调任京营倒是比驻守边关好。

因着暗地里为庆安侯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为了不引人注意,魏豹极少在京中走动。且这京中达官显贵何其多,魏豹一个五品武官也没有许多机会面见京中的达官贵人。

加上魏豹调任京城后不久,徒元义出京办差。叶逍叶遥虽留在京中在林云星手下听用,却极少出现在大场合,魏豹就更没有机会见到两人了。

至于魏豹为什么确定叶逍叶遥并非徒元明的侍卫,乃是因他就是花灯节刺杀案的执行者。为了这个刺杀计划,施超向魏豹提供过四王府的人员名单。

魏豹对四王府的守卫尤其是徒元明的贴身护卫非常了解。花灯会刺杀失败后,魏豹并没有放弃这个任务,后续也一直关注着与徒元明相关的事情,对于四王府中的人员调动相当关注。

这样的缘故,魏豹是无法对人明言的。

魏豹不答,叶逍也没有继续追问。这种安静让人心中发慌,魏豹有些焦躁起来。

察觉了他的急躁,叶逍甚是“贴心”地劝道:“如今已入夜,魏将军何不闭上眼睛睡一觉?”

“你劝我睡觉?”魏豹诧异道。

“或许明日京兆府就会提审魏将军,魏将军若不好好休息,明日可就没有精力应付京兆府的审问了。”

“你为何要提醒我这些,难道你没有什么想问我吗?”

“我的任务是保证魏将军活着,审案并非在下职责之内。”叶逍道,“再说,有些秘密知道的太多,于我这样的小侍卫而言,并没有好处。”

“那你为何还要来?”

“我只是一名护卫,四王爷向我家殿下借人,我便来了。”叶逍道。

“你不想立功吗?”

“擒住将军,不是我们兄弟的功劳吗?功劳不必太多,恰到好处最好。”叶逍反问道。

“你倒是容易满足!”

“并非我容易满足,而是没有必要。将军做过什么,又是谁在幕后指使,不说四王爷和林大人,便是在下也猜到了一些,眼下京兆府不过缺些实证罢了。”

魏豹闻言,心中生出几分诡异的自信。即便猜到了又如何,只要他不认,京兆府也没办法牵扯出庆安侯府和三王爷。